第847章 不投降,就殺光!(第2/3頁)

他也不希望自己在這裏幹等著天黑,可是白天的時候,他們這點人去襲擾中國人,那只是在送死。

克拉斯諾夫以為他就不希望讓俄羅斯的三色旗永遠的飄揚在西伯利亞的上空嗎?

“懦夫!你是個懦夫!……”克拉斯諾夫卻不認可列昂尼德維奇的想法,他是個勇敢的哥薩克,列昂尼德維奇則是俄軍正規騎兵出身的將領,他兩只眼睛好似會噴火一樣的注視著列昂尼德維奇。如果不是資格不夠,他非常的想掏出槍來,把眼前的這個人給斃了。

在克拉斯諾夫的眼中,騎兵就是用來進攻和犧牲的。沒有犧牲,那就不是騎兵。

所以他從來不覺得犧牲有什麽大不了的。

他的軍事思想就是進攻,進攻,不停地進攻。不管是騎兵還是陸軍,無論是對不設防的野外,還是設防的城堡,都要堅決的進行進攻。戰爭的真諦就是從敵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進攻敵人,而不是采取間接的迂回方式來接近敵人。只有的勇敢的進攻才能制勝!

而不僅僅是克拉斯諾夫一個,很多哥薩克出身的騎兵軍官,以及正統俄軍軍官,都持有這麽個想法。但是很明顯,列昂尼德維奇不是。

他更冷靜,也更冷血。

他不是一個天才的指揮官,要輸的戰爭從來沒打贏過,不是能打出魯緬采夫那樣以兩萬七千名缺醫少藥的殘兵,突然發起反擊,擊潰當面十五萬奧斯曼軍隊那樣的輝煌勝利,但他能打贏的仗也從來不打輸。

冷靜的大腦讓列昂尼德維奇在最激情澎湃的時候,也能客觀的分析敵情,避免可以避免的重大傷亡。

在列昂尼德維奇的眼中,中國人的防備非常森嚴,沒有夜幕的保護,就他們這些人根本難以對中國人構成真正的威脅,反而還暴漏了蹤跡。

列昂尼德維奇堅持全軍埋伏,等待著天黑來臨。

雖然這一仗他們翻盤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很小,可至少也要接應出一部分人來。

列昂尼德維奇面無表情地看了克拉斯諾夫一眼,扭過來頭繼續盯著前方戰場,“克拉斯諾夫上校,你現在應該回去督促自己的部下,好好休息。而不是來這裏指手畫腳!”

作為正規的俄軍騎兵少將,列昂尼德維奇有著自己的驕傲。他的判斷讓他在那一刻選擇了按兵不動,那麽這就不是一個哥薩克上校可以‘詆毀’的了。縱使克拉斯諾代表的並不是他自己,很可能是整個哥薩克集團。

一個龍騎兵團,一個驃騎團,列昂尼德維奇手中握著一千出頭的正規俄軍騎兵,但這支四千來的隊伍的主力是三千哥薩克。

可那又如何呢?指揮權在他手中。

列昂尼德維奇的默默地等待著。

克拉斯諾夫就是再不甘心,他也只能默默地退下。

遠處傳來的聲響就像一把小刷子在不停地刷著他的心房。讓他看著列昂尼德維奇的眼神,很是不善。

有的時候,裂痕就是這麽容易就能產生。

……

“咻咻咻……”

一連串的火箭彈彈落在了俄軍陣地上,那是國防軍又一次進攻的先兆。朝著進攻方向傾斜炮火,一枚枚火箭彈從天空中滑落下來,“咣咣咣”的在俄軍陣地上炸起密集的火雲。

俄軍的抵抗很頑強。因為這裏是他們一處很重要的陣地,這裏被國防軍拿下了,西北角那裏被國防軍牽制在陣地上退都退不下來的俄軍,就很可能被國防軍分割包圍了。

魯緬采夫不會把所有人縮在一團等死,國防軍也不會從四個方向全部發起瘋狂的進攻。俄軍的陣地上的戰鬥是很有目的性的。

國防軍就是那切刀,要先將大塊的俄軍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包圍,然後吞吃。

眼下陣地就是連接西北角俄軍和中央陣地間的關鍵地帶,俄軍在這裏布置了整整一個團。守軍的抵抗也是極為堅決而頑強,但這種堅決換來的只是國防軍更加猛烈的轟炸。

一顆顆火箭彈把陣地上的胸墻、土堆炸的分崩離析,所有的俄軍士兵都躲在戰壕底部,等待著拼命時刻的到來。

魯緬采夫把手中的烈酒分發了下去。

對於俄軍士兵來說,上頭發下酒來,那就跟中國陷陣猛士在出陣之前,吃上一頓好吃的是一個道理,都是人生的最後一餐。

沒心是什麽樣的就不需要訴說了。

他們被國防軍強大的火力壓得擡不起頭來,火箭彈的爆炸、飛雷炮的爆炸,彈片橫飛。

戰壕裏,包括上校團長在內,所有的人都自覺的或是蹲著,或是趴在地上。任憑著子彈在頭頂飛舞。

戰爭是無情的,也是公正的。它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對任何人加以偏袒,哪怕再位高權重的人也可能因為一片不起眼的彈片丟掉自己的性命。

俄軍的反擊很脆弱,他們靠手裏的火槍和手榴彈。燧發槍的精準度不需要多少,手榴彈的覆蓋範圍也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