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陳漢的權‘二代’們(第2/3頁)

只不過這個時代,一級風帆戰列艦就代表著海軍的最高戰鬥力,數量稀少的好比後世的航母。象征意義更強過現實意義。

一艘一級風帆戰列艦為首的分艦隊出現在了印度海岸,這對英國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當然,在一些個角落裏,也有不少軍官彼此平靜的面對面,身上的桌子上放著低度的勾兌果酒,或幹脆就是啤酒,與世隔絕一樣,保持著和四周的其他水師官兵截然不同的平靜。

不是所有人都充滿激情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高談闊論有著無可抑制的興趣。比如說石易陽和張宇。

這倆人都出身權貴,石家在官場上和軍隊裏都沒有太出色的人才,但人家在皇帝的後宮裏有個娘娘,一二十年來還都相當的受寵,底蘊自然不差。

張宇的表姑姑也在後宮,他的父親是第一人東南水師提督張球,石易陽的老爹、叔伯甚至是爺爺輩,當年都在張家手下混飯吃。

也就是石氏進宮後受了寵愛,石家人這才慢慢脫離了張家的束縛,但兩邊始終沒有撕破臉。

在石氏的兒子早早的脫離了皇位的爭奪範疇後,石家與張家的聯系就更緊密了。誰讓張家的閨女只生了個女兒呢?

兩家人抱團取暖,而陳鳴後宮裏的女人們背後的家族,又起止他們倆家人在抱團取暖呢?

那出身灣灣的姚氏,也早早就打定主意,讓兒子不看著奉天殿裏的那把椅子了。

作為外戚子弟,同時也是東南水師的子弟,石易陽和張宇都是福建水師學院的畢業生,兩人甚至還是同班同學,在同一艘訓練船上實習。

但分配的時候,倆人都不由自主的給分到了南洋艦隊,因為要避嫌。

這兩個家夥的背景絕對不低,可惜倆人全都沒有什麽天分。他們都缺乏他們的祖父輩骨子裏對大海的親睞和親近,對比葉煥和朱世福那種學院裏公認的天才,他們倆畢業時候的評價只是一般般。

兩人還曾經羨慕過葉煥和朱世福,尤其是葉煥,葉廷洋的小兒子。他老子只不過是在山窮水盡的時候才棄暗投明的,可一二十年過去了,不僅葉廷洋成為了被皇帝信賴的水師大將,連他的兒子也是天才了。

對比起來,早年就跟隨著陳繼功入夥的朱家人,這些年來雖然攀爬的速度也快的驚人,但並沒有葉廷洋葉家那般收人‘另眼相待’。

人家朱家背後還有著宋王在呢。

別看老相國隱退已經八年了,可年年宮廷內的大宴和賞賜的時候,第一等的人中永遠就有這位皇帝的親二叔。

石易陽和張宇但這些年來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晉升為了上士,並在不久前受到了廣州水師學院艦長班的培訓通知,明年秋季結業,然後就擁有擔任小型戰艦代理管帶的資格了。

如今兩個人一個在南洋水師的第三機動分艦隊服役,去了印度;另一個在第二機動分艦隊服役,去了檀香山。

兩人面對面已經坐了很久,石易陽仰頭越過玻璃窗,看著外頭天空的月亮,而張宇卻慢條斯理地端著酒杯,在觀看酒店深處水師同僚們的嬉戲。

喧鬧聲中,一行人慢慢走向二人,張宇眼睛亮了亮,用手輕輕地敲了一下桌面,提醒著石易陽,然後臉上浮現起一抹燦爛的笑容,站起身整理著軍裝。

來者不是朱世福,也不是葉煥,當頭的乃是楊棟。內河水師提督楊世金的二兒子。

雖然陳漢的軍隊和官場還遠沒有‘淪落到’階層固化的地步,但不可否認,不管在任何年代,階層都是確實存在的。

如楊棟、石易陽和張宇這樣的二代,在陳漢的各大水師艦隊當中,還有很多很多。

他們或許在軍隊裏做不到出類拔萃,但只要是和平的年代裏,這些人的升官晉級,比不上有背景又有能力的天之驕子,卻也絕對比只有能力沒有背景的平民草根出身的精英,要快上許多。

戰爭是人才進步的催化劑,這句話絕對不假。

只有在戰爭的大環境大背景下,如楊棟這般背景的二代們,背後的靠山的影響力才會減弱到最低。

否則就完全相反。

這一點上,陳皇帝再是三令五申的嚴令禁止,也不可能完全做到。

“哈哈,你小子是長胖啦?臉都圓了。真看不出來哦,你們當兵的日子也過得蠻滋潤的嘛!”跟在楊棟身後的一個小年輕,一邊向石易陽和張宇散著煙,一邊笑嘻嘻地調笑著真的長胖了的石易陽。

“人家老石這會可是去了印度了啊,那還不是掉進福窩裏啊?性福死了。長點肉算什麽。”

石易陽被人接連調戲,也不惱怒。他們這些人如此的小玩笑是經常開的,“我是真奇怪了,這建軍節的,你們這群人跑來新加坡幹嘛?”

“我可不相信你們是真的歡迎我和張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