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火中取栗’(第2/3頁)

奧斯曼人是求財,英國人、奧地利人都有錢,賺誰的錢不是賺呢?

“呵呵!”賽利姆三世一揚笑了起來。

英國人的這個態度好,很好。但是想的太‘簡單’了!

現在奧斯曼與法國的貿易額,占據了奧斯曼轉口貿易的五成還多,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法國人從中國那兒得到的錢財——售賣路易斯安那所得,其中一部分就化作了拿破侖所急需的軍用物資。這是奧斯曼必須交到法國人手中的。所以讓奧斯曼徹底斷絕與法蘭西的貿易,那還真不可能。

但英國人的這種許諾從某一方面看,卻是有著不小的空子可鉆,是一筆很大的利益的。

要知道,法國不同於英國,戰爭讓法國的紡織業遭受了重創,殖民地由於本土利益隔絕,殖民利益銳減。奧斯曼人的二道販子生涯,其中的棉布、棉紗和生絲這三大類的銷售額裏有將近六成是輸往法國的。

奧斯曼人的‘援手’解決了法國很大的難題,如果英國人、奧地利人願意‘溢價’來收購,那可了不得了。當然,奧斯曼人依舊會跟法國做生意的,一些事情不是金錢就可以買來的。這個時候奧斯曼與法國維持貿易,那就是在給法國不斷地輸血,這是在救法國的性命,是能深深地夯實法蘭西與奧斯曼的友誼的。

就算英國人、奧地利人肯出同樣的價錢來贖去商品,賽利姆三世也不可能答應的。

再說了,這些貿易不僅數額巨大,而且持續時間將會很長,賽利姆三世覺得歐洲的戰爭只要一直這般的進行下去,今後幾十年內奧斯曼與法國就都會有保持這一規模的貿易,這是多麽豐厚的匯報啊。

而且這也會讓法蘭西與奧斯曼的友誼得到徹底的穩固,這直接關系到奧斯曼帝國的戰略計劃,關系到他未來的長遠打算——東方有中國,西方再有法蘭西,有此兩大盟友,奧斯曼帝國的利益將會得到徹底的拱護。

而如果法國沒有了奧斯曼的物資供給,英奧等反法聯盟國家對法國的‘優勢’將會陡然上漲一個档次。甚至因為歷史的變動,拿破侖會提前走完自己輝煌的一生也說不定,法國大革命的歷史被直接改寫也非難事。那陳漢的利益就損失的太大了,奧斯曼的利益也損失大了。

賽利姆三世就算願意答應英國人的提議,他背後的陳鳴也不會讓他點頭的。萬一法國大革命提前被反法聯盟給鎮壓了,陳漢的損失就直接是戰略級別的。而對於賽利姆三世和他統治的奧斯曼帝國而言,那也是一個災難。法國的大革命被鎮壓了,他們還怎麽當二道販子?還怎麽繼續賣給法國武器?

後面幾年的銷售收入,英國人可不會給奧斯曼人墊付。

當然,賽利姆三世也希望歐洲始終陷入戰爭當中。雖然一個強大的歐陸國家並不符合奧斯曼的利益,如果英法兩國注定有一個要強大起來,伊斯坦布爾寧願那個人是英國,也不希望是法國。

一個強大地海上英國,對奧斯曼和賽利姆三世本人都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這會讓歐陸的力量先天上受到吸引,從而讓奧斯曼的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可是,英法之間的較勁已經持續了三四百年,對比讓法國這個歐陸霸主徹底墜落,保持著兩強相爭,那是更有利於奧斯曼。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賽利姆三世的腦子裏回響起了一連串的‘中國話’。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完全用簡單的寥寥幾字,形象逼真的‘刻畫’除了眼下奧斯曼帝國所面臨的一切。

而且俄國人和奧地利人本就是奧斯曼帝國的死敵,他們在英國人的鼓舞下,與法蘭西帝國真開一場場殊死搏殺,這簡直是最最有利於奧斯曼人的事態發展了。

這也是用事實證明了法國先賢的智慧,作為歐陸霸主,法蘭西的確是奧斯曼帝國的先天盟友。能夠輕松威脅到奧地利和俄羅斯核心利益的奧斯曼帝國,跟法蘭西配合起來真的是相得益彰。

“特使先生,你很明白商業的目的是什麽,知道一切商業性行為都是為了利益,所以想用金錢的力量換取我們出售給法國的商品。但是你忘了一件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一樣東西是無價的,是有錢也買不到的。那就是信譽!”

“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要是信譽沒有了,就是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來!”

二道販子也是講信譽,要尊嚴的。

“哦?奧斯曼還有這樣的東西?”約翰遜沒有說什麽話,可眼睛中閃過一絲嘲諷。

他才不相信奧斯曼這個二道販子有什麽信譽呢。當年的絲綢之路,中國雖然從歐洲賺去了不少黃金,但天方人的獲益更大。這些無恥之徒從來就沒有什麽信譽。這貿易有什麽不能換取的?還不是漫天要價,想撈取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