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勇士與懦夫(第2/3頁)

葡屬巴西肯定在顫栗,在恐懼。

納塔爾之前他們——聯軍——攻勢如火,從馬賽約沿海北上,一路北進數百華裏,連續拿下了帕爾馬裏斯、累西腓、諾昂佩索阿等多座重要城市,雖然這也有中國人準備不足,大踏步向後撤退的原因,但他們的形式一片大好也是誰都可以看到的。

但現在呢?

一退數百裏,連移民都有上萬人被歐洲人俘獲的陳漢方面,他們的反擊終於到了。而這一擊就讓南美地區的歐洲聯軍元氣大傷。

巴西方面的主要攻勢就在東部的沿海地區,葡萄牙和西班牙不一樣,歐洲人在南美地區分兵兩路,葡屬巴西這兒的兵鋒就集中在東海岸,而西屬阿根廷方面的兵鋒就一窩蜂的殺進東秘魯啊——玻利維亞。

在一開始,中國真的是被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北美還好,很多藩國的建立時間都很長了,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駐屯軍大部分都在北美。可南美這兒就差勁了,可以說戰爭都開始一年了,他們才真正的緩過勁來。

再也不是只有招架之力,難有還手之功了。

隨著大批被征召入伍的新兵出現在戰場上,還有本土大量的援軍的趕到,不管是巴西方面還是秘魯方面,反攻的力量都已經足夠。

當然,這當中也有歐洲人自己作死的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死活尿不到一個壺裏,都緊固著自家的利益,聯軍只能分兵兩路,這就大大減弱了他們的戰鬥力。

而且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收復’失土的同時,還有大批的權貴在爭奪這兒的土地,這真的是自己在作死。

葡萄牙的攝政王若昂可不是斯大林那樣的鋼鐵人物,西班牙的波旁王朝更不是赤俄。南美洲戰局發生逆轉的消息要是被送到裏斯本和馬德裏,這倆家夥會嚇得要死的。

波滕日河河口區。天色漸漸黑了下來,眼看太陽就要落山。夕陽映照在入海口處的海面上,把海水渲染的如鮮血一般紅。

這裏是納塔爾通往大海的必經之路,後者的城區面積並沒有如後世那樣直接挨著大海,它現在還在河口內陸二十多華裏的位置。大批的敗兵聚集在這裏,他們面前的就是大海。納塔爾本身就是葡屬巴西北部的重要港口。

從主戰場上失敗到跟隨敗兵逃竄,路途跑了二三十裏,這支三四千人的敗兵沒有向南逃竄,而是沿著波滕日河跑到了大海邊。

歐洲人是跨不過大海的,他們只有召喚聯合艦隊的戰艦。波滕日河河口平原是標準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所以早年的葡萄牙人沒有在河口區落腳,而是一直到了現在的納塔爾處。河口區往日之後一個小小的碼頭,別說千噸級的船舶不會在這兒停靠,就是二三百噸的海船都難以靠岸。能夠往來的只有小漁船和內河的運船。

河口區雖然不適合建立港口城市,但這兒土地肥沃,非常非常適合人類開墾居住。陳漢抵到這兒的時候,生活在這裏的葡萄牙人極其後裔,有上千人之多。

當然,戰火燒到波滕日河河口平原的時候,這個小港已經變得空蕩蕩的了。沒人敢把自家的一切放在魔鬼的面前。是的,在歐洲不少國家的宣傳中,中國那就是魔鬼。

一神教也在這當中起了不少禍兒,他們跟中國早幾百年就有矛盾了,現在更是可著勁的黑中國。可惜現如今的歐洲不再是中世紀教會一手遮天的歐洲了。

但戰爭和侵略的字眼還是讓當地的葡萄牙人逃散一空。陳漢奪取了納塔爾之後,也沒有對河口區域進行修復,這裏就是一個一片空蕩蕩的無人小鎮。知道歐洲人卷土重來,這裏才重新有了人煙,只不過在這些敗兵跑到河口地區的時候,這裏似乎又已經空蕩蕩的了。

別說這兒停放的小船了,就連周邊的幾座倉庫都幾乎被搬空了。只剩下半倉大米和一堆火藥。

潰軍裏有一個葡萄牙準將,米格爾,波爾圖人,是這支軍隊裏軍銜最高的人。帶領著一個旅的部隊,可在內比都戰役中半點作用都沒有發揮出來,就被完全粉碎了。

米格爾一點都不敢在路上多耽擱,縱然他已經聽到了消息,知道中國人的追擊部隊是去南面了,但他還是不敢停留。因為在追擊部隊的背後還有中國人的主力部隊。而缺少重武器,甚至步槍都配不起全的他們,若是被中國人發現了,除了投降外,再沒第二條路可走。

米格爾只想早日達到安全的地方去。戰場上這種睡覺時候都要睜只眼睛的日子他過夠了。他要去裏斯本,去到安全的歐洲。不過大前提是他能夠去到。米格爾帶領部隊直奔大海,直奔港口。結果很是失望,港口裏一條像樣的小舢板都沒有。

但米格爾並沒有絕望,他還有最後一線生機,在空蕩蕩的港口,他在一處建築裏發現了上百個傷兵,以及保護傷兵的一個班的葡萄牙殖民軍。後者告訴他,‘大部隊’在撤離的時候說了,後續船只會來到這兒的,在傍晚的時候。米格爾心中又充滿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