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十五)《牢不可破的聯盟》(第3/3頁)

尼日利亞占據世界最優質的耕地,但英國人從他們的土地上離開了六十年後的現在,他們的耕地糧食出產量,按照聯合國的平均畝產計算,尼日利亞的耕地糧食出產量居然是世界最低,甚至比中國北部高寒帶的農田出產量還低。

外人很難理解這是為了什麽。尼日利亞並不缺少雨水,尼日利亞的降雨量歷年平均下來大致是在1600mm左右的降雨量,靠近剛果一帶因為雨林充沛所以降雨量會更多。和稻米單產大國暹羅的降雨量是基本一致的,並且尼日利亞的維度和泰國的維度也是一致的。但對黑蜀黎們有過真正了解的人卻都知道,這才是黑蜀黎的本性。

尼日利亞地處於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雨林下,加上維度合適,所以物產極其豐富。光是本地產的可供食用的各類說不出名字的水果就多達上百種之多,這些水果有富含油脂的,有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高澱粉的……各種各樣都有。當旱季來臨的時候,也正是雨林中堅果成熟的時候,這個維度的非洲旱季可不是納米比亞那些國家的旱季,他們的旱季類似於我們本土的秋天,正是豐收的時候。雨林裏的堅果,可供食用的就多達七十余種。並且埋藏在地下的各類根瘤類食物(如木薯類的)可食用的多達十余種,並且產量極其高。所以,尼日利亞人幾乎不願意去種地。之前是非洲的糧食輸出大國,那是因為英國人在逼迫著他們。而現在他們自由了,因為雨林裏,鄉間的路邊上,能吃的東西太多了,他們才不願意。幾十年的時間,當初的水利工程要麽廢棄失修,要麽就變得破破爛爛,而現代社會的人口大爆炸一樣光臨著你是利用。雨林裏的產物和小麥,大米不一樣,不適合長期儲存,所以……尼日利亞的城市人口的食物就成了大問題。

中國一直都是聯合國的‘國王’,雖然這同輪值主席國並不一碼事,可是每年西非所發生的人道危機,讓所有人都為之頭疼。

把尼日利亞與黑王國相比,前者是自由了,但他們連封建專制的黑王國一只腳都比不上。況且黑王國的背後可是有中國撐腰的,再封建再專制,誰又能乃它何?

中國人很早之前就重視輿論,掌握著整個世界話語權的中國更知道輿論的重要性。與前世相比較來,真的是天上地下。

石敬亨感嘆一聲,再度埋頭在一份份文件之中。

他因為去年的《反國家分裂法》和創作了《牢不可破的聯盟》這首‘名曲’而在中國政壇上聲名鵲起。身後的家族,他的妻子親朋,乃至背後的皇族都有意推他正式步入政壇,現在他整張辦公桌上的文件都只是他需要了解的‘眾多’之一。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