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

“咱們楊記的攤子鋪的很大,但是賺的錢,卻不夠多。雖然我們經營了很多賺錢的行業,但是東家定的目標,始終是限制取利。咱們等於是守著金飯碗,最後在討飯吃,被同行知道,是要笑話的。”

荊紫關這種繁華所在,店面多,涉及的領域也廣,楊記在這裏,也是極有力量的商號。有一些在科舉上不能得第的文人,也在楊記謀取一份帳房或是管事類的工作。他們有知識有文化,在這個時代得算是高素質人才,對於管理經營上有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是意見,其實也很正常。

像這種老掌櫃則是在商場上混了大半輩子,才幹未必多高,但是眼光總是有的,也對於經營有著自己的理解。

“像是糧食,陜西三邊,養著二十幾萬邊軍,糧食是能賺大錢的。可是現在,東家不要我們賺邊軍的錢,糧食是在貼錢做,這確實是讓我們有些想不通。雖然我們不是糧行的掌櫃,可是糧行的考核,是按著他們執行力度的強弱作為標準,不以他們為東家賺多少錢做標準,綢緞莊、珠寶行那邊,又是以利潤為考核,不同的店面不同的標準,大家心裏,難免有些不服氣。青龍山上的情形,其實也差不多是這樣,很多聞香教的人,不是對大小姐有什麽意見,只是希望將來,對聞香教的發展方向做出調整。”

“嘉靖二年,陜西地龍翻身,砸死了很多人,青龍山也受了影響。好在房子修的結實,死人不是太多。郝教主手裏屯了一大批藥材,當時受傷的人多,藥材漲了十倍,所有人都以為能大賺一筆,可是最後,這些藥材是按著平價賣出去的。這樣倒是沒人造反,可是我們也沒賺到錢啊。像小人這店房,當時是按著東家吩咐,對於進來救災的物資,不收堆棧費用,等於也是白白的賠本。這些本錢,是該朝廷出的,我們是商人,是要想著怎麽賺錢的,不是想著不讓人餓死造反的。再說,讓一部分人吃不上飯,買不起衣服,也不一定是壞事。他們都吃的上飯,買的起衣服,又怎麽肯把田賣給我們,又怎麽來給我們做工人,做手下?這兩年,咱們陜西的人工漲的厲害,歸根到底,還是糧價的事。”

那位掌櫃侃侃而談,說的差不多是現在楊記很多基層掌櫃的心聲。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有點忠誠意識的,想著拿了主家的高福利,就該為主家謀取高效益。像是這些掌櫃,一旦退休之後,不但子女可以進入楊記,從一個很高的起點做起,自己享受的退休福利,也是很可觀的數字。

有這種利益牽扯,他們自然希望楊記做的興旺,不想要這麽一個金山突然倒了,讓自己晚年無依。所以他的思路,還是怎麽為楊記賺錢,怎麽壓縮開支為主。再者,就是楊記的規章制度下,他們自己想要發財,也很困難。

至於聞香教那些人,除去基層教民外,上層人物入教,有的是為了利益,打通某一條商路,或是在邊貿中得好處。還有一些,就是希望自己有這麽個護身符,與官府談判時,多一個助力和籌碼。不管是朝廷要錢還是要糧,有聞香教的人出面幫著談,不至於被官府拿捏的太狠。

對於大多數教民來說,忠於朝廷之類的話,他們肯定是不信的,即使聞香教教義主流就是教人忠於天子,宣傳天子就是神在人間的化身,信萬歲即可免災無病。這種東西也只能糊弄下面的教徒,中上層人物,哪會被自己的理論騙倒。

當初他們就對於這些經營方式有過意見,可是郝雲龍強行壓著,也沒鬧出什麽大風波來,現在他一死,郝青青就不夠資格鎮場子。這些人找她要的主要是個態度,看看聞香教將來奉行的是什麽方針。尤其一些大頭領,已經不大滿足於小打小鬧,想要讓聞香教真正的賺錢,賺大錢。

“朝廷復行開中法,運糧入邊這種事,很有錢賺,可是糧價,不能再這個樣子了。我們楊記現在控制陜西的糧食運輸,只要東家點個頭,我們略微用點力氣,就能讓糧價漲個五成。東家再在朝廷裏說幾句話,讓萬歲給九邊的將士發犒賞,這筆錢先存到咱的錢莊裏周轉一下,就又是一筆收入。到時候楊記賺了錢,邊軍的爺們心裏也痛快,實際上是個皆大歡喜的好事。”

楊承祖面上無喜無怒,態度也很和藹“這個意見很不錯,我說過了,我不是這裏人,對很多事並不清楚。像你說的那些,都是我沒看到的商機,你們能看到這一點,值得嘉獎。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掌櫃的笑了笑“小人不敢貪這個功勞,這是我們幾個掌櫃,平時一起琢磨的。大家做生意的本事,是不能和東家比的,只是多活了些年,經驗多一些,有些時候,可能看的更多一點。東家心善,想要做菩薩,又想當忠臣。可是咱們生意人,總歸還是要在商言商,總想當菩薩是不成的。再說,我們的錢多了,可以多蓋一些書院,多請幾位先生來教孩子讀書,這也是積德行善的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