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終於,當上皇帝了

一 奪帥和登基

項羽葬後,好戲繼續上演。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徹底消滅項羽余部,項伯因為屢救劉邦有功,被封為列侯,賜姓劉氏。更絕的是,劉邦打此之後,閉口不提當初與項伯約好的婚親之事。項伯自以為一樁好婚姻從此就被劉邦賴了去,只能從心裏把這事當成壞賬撤掉,再也不敢提起。

此時,劉邦一刻也不能在魯國停留,速速還軍撲回定陶。定陶,正是韓信駐軍所在地,跟上次在小修武一樣,韓信還沒有醒悟過來,劉邦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軍帳之中,奪去了韓信的將軍印。

韓小弟,實在不好意思了。我可以解衣衣你,推食食你,對你言聽計從,但你該還我將軍印時,還得乖乖還我。

韓信對劉邦再次奪帥,毫無反駁之言。然而,奪帥還僅僅是小事一樁,韓信這只狼正被他這只老虎一步步地逼向死圈。劉邦下一步給韓信出的一道難題是——搬家。

正月,乍暖還寒。劉邦遷韓信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同時,他履行會戰之前的承諾,封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劉邦遷韓信為楚王的理由是:義帝無後,況且你熟悉楚地風俗,天下再也沒人比你當楚王更合適的了。

劉邦這個理由,似乎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義帝無後關我韓信屁事呀,他又不是我什麽親戚,更不是什麽恩人。再說了,天下熟悉楚地風俗的人可多著呢,為什麽偏偏是我韓信呢?

如果韓信真要這麽說的話,劉邦就更有話了。當時,楚國比齊國大,楚國又是韓信的故鄉,正所謂戰不成名誓不歸,如今功成名就,正是榮歸故裏光宗耀祖之時。難道派你回楚地為王,這也是錯嗎?

似乎這麽一說,劉邦是真正為韓信好了。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的。劉邦遷韓信理由有二:一是,論經濟實力,齊國在楚國之上,況且韓信已經在齊國培植了一股勢力,如果不早點拔草除根,勢必危及天下;二是,借機試探韓信的底氣,看他有沒有翻臉的膽魄。

結果是,韓信一聲不吭地收拾行李,帶上自己的人馬就回楚國赴位去了。

劉邦順利打發韓信離開齊國之後,終於放心地舒了一口氣。他下一下的計劃是,登基。

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也是劉邦的必然選擇。回頭想想,劉邦當初為什麽要造反?他最初的想法不過是離開碭山那個鬼地方,回到沛縣和老婆孩子好好過上人樣的生活。可在命運這趟單程列車上,一切都由不得他自作主張,而只能被載著一路朝前而去:不知不覺地當了沛公,又倍加委屈當了一回漢王,再一路被逼著走向最後的位置,那就是皇帝。

這個天下,皇帝歸劉邦所有,普天之下,眾望所歸。諸侯們一致上書,說的都是同樣的話:我們共尊漢王為皇帝,請漢王不要推辭!

這話聽來舒服,但是劉邦推辭了。他回絕諸侯的話是:我聽說皇帝的尊號,是賢能的人才能據有的,我可承擔不起這個尊貴的稱號啊!

劉邦這當然又是作秀。沒辦法,這就是中國思維,明明是行,你嘴上還得說不行;你明明心裏想當皇帝,嘴上還得說我不想當。但是,如果誰真不讓他當了,劉邦肯定第一個殺的就是他。

劉邦這套作秀的遊戲規則,諸侯們是深諳其中妙處的。於是,諸侯們再次上書,他們不但陳列劉邦一大堆賢能之事,而且以萬分焦灼的語氣說道:大王平民起家,誅滅暴秦,平定四海,分封諸侯,如果大王不受皇帝之尊號,我們將以死來相諫。

諸侯們以死相諫當然是假的,劉邦拒絕諸侯當然也是假的。但是按作秀規則,雙方這個上書和推辭的次數還不夠三次,所以劉邦必須拒絕。最後,你來我往,算起來,也不止三次了,諸侯們還在繼續上書。於是,劉邦真不得不裝作無奈地說道:既然諸君覺得我適合當皇帝,那我就只有勉為其難,多為國家做點貢獻了。

曾記否,秦皇威武,凡夫劉三昂天長嘆:大丈夫應當如是也。如今,這百年大夢,總算是圓成了。

二月三日,劉邦在汜水北岸築壇登基。汜水,發源於嵩山,北流於滎陽縣西,注入黃河,今已堙沒。然而,兩千年前的汜水岸邊,只見劉邦緩緩地步上高壇:一人獨上,猶如山高人為峰,萬山皆小,蕓蕓眾生,不過如眾蟻聚於腳下。

在蕭何的號令下,諸侯皆伏地而拜:皇帝萬歲,萬萬歲!

這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這個震天撼地的呼喊聲中,呂雉阿姨由王後改名為皇後,太子劉盈改稱為皇太子。劉邦那個早上九天雲彩之上的逝母,也被追稱為昭靈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