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太上皇孤老弘義宮 李世民冊封長孫後

李世民登基,成了皇帝,李淵退位,成了太上皇。

李淵退位之後,遷居到了弘義宮。隨後,弘義宮改名為太安宮。從武德九年九月開始,直到十年後死亡,李淵都在此地孤獨度過,這種孤獨不是指無人陪伴,而是指莫大的失落感和淒涼,父子之間的裂痕永遠沒有辦法彌補了。李世民不敢面對自己的父親,李淵也不願意跟李世民見面。就這麽著吧,都懂。

被篡權的李淵很不幸,但同時也是幸運的。

唐初是一個有話敢說的時代,在最高執政者的執政過程中,總會站出幾個鬥士一樣的人物指責他們的過失。貞觀六年,一直不想再提老爸那茬事的李世民收到了一封言辭犀利的上疏(不喜古文者可跳過):

東宮在宮城之中,而大安宮乃在宮城之西,制度比於宸居,尚為卑小,於四方觀聽,有所不足。宜增修高大,以稱中外之望。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視膳。今九成宮去京師三百余裏,太上皇或時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車駕此行,欲以避暑;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獨居京處,溫清之禮,竊所未安。今行計已成,不可復止,願速示返期,以解眾惑。又,王長通、白明達皆樂工,韋槃提、斛斯正止能調馬,縱使技能出眾,正可賚之金帛,豈得超授官爵,鳴玉曳履,與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竊恥之。

署名:監察禦史馬周。

馬周主要的意思就是問李世民:你爸老了,你怎麽也不陪你爸吃飯啊?

看罷上疏,身處九成宮的李世民感慨萬千。等到夏天來臨的時候,世民就去請李淵。決心已下,付諸行動,可是李淵卻拒絕了李世民的邀請。李淵拒絕李世民邀請的理由估計是說自己年紀大了,嫌遠,不能動彈之類的。李世民聽老爸這麽說,就破天荒地下令在長安打造一座大明宮,專為老爸避暑用。

貞觀八年春,李淵壽辰,西突厥等屬國領導人同時在場。為此,唐廷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宴請會。

主持宴請的人當然是李淵,大家精神都很亢奮。酒宴中,李淵對長孫無忌說:“現在蠻夷率服,天下來賀,自古未有!”長孫無忌聽罷,起身奏拜,口稱千萬歲。千萬歲,雖然比萬萬歲差一個等級,但在封建歷史上還算是頭一遭。要知道,就算李世民也只被人喊作萬歲。而李淵,卻被人稱作千萬歲,比萬歲爺名頭更重。

堂堂中華,四方來賀,讓人如何不心潮澎湃!

李淵大悅,賜李世民酒。

李世民飲完,又奉酒觴為李淵上壽。李世民流著淚說:“百姓獲安,四夷鹹附,皆奉遵聖旨,豈臣之力!”意思就是說,現在百姓安居樂業,四夷臣服,全都是您老人家指揮得當,哪裏是兒臣的功勞啊!李世民說這話完全是謙虛,因為李淵自從身居太安宮之後就沒參與過政治。雖然說大唐是李淵開創的,但貞觀之治卻必定是在李世民的領導下形成的。李世民將所有的功勞推給老爸,是為了彌補那份遺失的感情。

宴會上,李世民跟長孫皇後一起伺候李淵,跟普通人家生活一樣。

在未央宮慶功的時候,李淵主持勝利會議,三品以上官員全部到場。酒席間,李淵命頡利同志為自己跳舞(這個,哈哈哈),又讓南越酋長給自己吟詩,看著,聽著,他突然笑了,對周圍人說:“北胡、南越能成為一家人,還真是自古未有啊!”李淵說這話的時候,不知帶有多少感慨。不過,我相信,他會覺得如果讓自己當皇帝,雖然說可以達到朝政清明的效果,但此種效果肯定是達不到的。

聽完這話,李世民又拜,奉觴上壽,說:“兒臣早年聽從父親大人教誨,認真學習。跟隨您一起舉起義旗,平定天下。打敗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這些都是陛下的決策。陛下九年,天下一統,四方太平。後來陛下寵愛兒臣,將重任交付,兒臣受寵若驚!現在上天保佑,物阜民豐,披發左衽(少數民族),並為大唐兒女。這不是兒臣智力所能達到的,全是陛下的功勞!”

說完這話,李世民再拜李淵,群臣山呼萬歲,盡情歌舞,一夜方休。

是年,李淵七十歲。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初六,李淵下詔:

“我出殯以後,皇帝守孝,應該對軍國大事多加關心,不能廢弛。服飾典禮,都從漢制(李淵有鮮卑血統)。皇帝不要守三年孝,一天就算一月,二十七天就足夠了(以日為月)。另外,園陵制度,務必從簡,不得鋪張。”

李淵最後的一道詔書,依然那麽寬仁簡約,讓人不無感慨。當日,李淵駕崩於太安宮拱前殿,群臣上謚,稱為大武皇帝,廟號高祖。

十月二十七日,李淵葬於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