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清小人罷黜趙元楷 請封禪難為李世民(第2/2頁)

聽完武士彟神采飛揚的描述,李世民笑了笑,曰:“大家還有什麽別的事兒?”

群臣曰:“沒。”

李世民曰:“退朝!”

在一片哎喲聲中,請封再度落水。

群臣不服,到了貞觀六年(632)的春天,文武百官再度集合,浩浩蕩蕩地開往太極殿,目的只有一個。他們知道,皇上其實很想去泰山,只不過作為一名優秀的帝王,謙遜、推讓一定是要做到家的。李世民如此推辭,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事不過三,這回再不去才可以證明他真的是不想去。

面對來勢洶湧的跪請大潮,李世民口幹舌燥。

“陛下,難道您真的不想去嗎?”

這群大臣都是好樣的,他們平日裏勤於政事,個個老實,沒想到面對封禪大業,一個個的都像打了雞血似的瘋狂,他們蜂擁而來,硬是讓李世民無話可說。

李世民示意讓大家安靜一下:

“大家都以為封禪是帝王的盛事,可朕不這麽認為。如果天下安定,家給人足,雖不封禪,又有何礙?當初秦始皇封禪,漢文帝不封禪,難道後世就因此認為漢文帝不如秦始皇賢明了?況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巔,封幾尺土地,這樣就可以代表很真誠嗎?”

說這話的時候,他像電風扇一樣掃視全場,坦白說,大臣們就等著他這些話呢。

大臣就是大臣,個個飽讀詩書,善於抓住關鍵字眼。仔細分析一下,李世民說的是登泰山之巔,封數尺土地不一定代表虔誠,注意,不一定代表虔誠,這裏頭就可以做文章了。群臣釋然,原來陛下是怕不虔誠啊,那咱就來點兒虔誠的!

群臣都是有體面的,他們開始輪番對李世民進行精神轟炸,想要徹底摧毀李世民的態度。當時的規矩,群臣有大事要奏,皇帝無病不得退朝,餓著肚子也得繼續開會。

這會議開得很難產也很失眠,到了最後,實在散不了會,李世民道:

“那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