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高甑生羅織害李靖 唐太宗封王放青雀(第2/3頁)

生活就是這麽讓人失望,被誣告之後,李靖回到家中,閉門謝客。

他足不出戶,即便是親戚都難得見上他一面。李世民覺得很對不起他,想讓他繼續待在朝廷,最起碼,穿著日常生活的衣服,隨來隨走,當個特進也行啊。但李靖拒絕了,理由就是自己太老了,忙不動了。

李世民感覺有些淒涼,總想找機會說說什麽,可話說多了,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這一次,吐谷渾滅亡,李世民重賞了李靖,但也正是這場戰役之後,李靖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當中。悄無聲息地讓人淡忘,對李靖來說,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該到薛萬均了。

薛萬均是個小氣的人,回朝後,雖然挨了罰,但因為功勞不小,被李世民器重。他的命運似乎也該到頭了,那日,李世民要遊覽芙蓉園,薛萬均負責監督清理無關人員。等聖駕到來,李世民開始遊玩,卻發現太監和宮女滿院子瞎轉悠,根本不把他當回事。

一怒之下,他下了薛萬均的獄。

薛萬均氣量小,此事讓他氣憤至極,沒幾天就被氣死了。

薛萬均的死,讓大臣們很吃驚,李世民也被嚇了一跳,讓薛萬均陪葬昭陵。

後來,在一次宴會上,李世民賞賜群臣,等喊到薛萬徹(薛萬均的弟弟)的時候,習慣性地喊成了“薛萬均”。於是他感慨地說,這是薛萬均在天有靈,也想跟朕要這賞賜。李世民讓人燒掉那張貘皮,權當送給薛萬均了。

【親人們】

近日來,李世民精神狀態非常差。

李淵去世幾個月了,李世民給李淵發完喪,緊接著吐谷渾開始挑釁,在這幾個月裏,他的脾氣一直都不太好。而且,李靖隱居以後,李世民似乎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談談兵法的知心人了。

貞觀九年(635)九月底,憔悴不堪的李世民,想要自己一個人去李淵的園陵參拜,但就是這樣小小的請求,還被眾人勸阻了下來。大臣中,不乏有魏徵、馬周一類敢戳李世民脊梁骨的直臣,他們都不同意李世民再去哭李淵,因為現在的李世民,已經是皮包骨頭,瘦得只剩下一副骨骼了。

唉,一輩子愧對父親的人啊,就要如此痛苦嗎?

也許吧!

小時候,總覺得父親是一頭牛,是一座山,永遠不會有倒下的那一天。長大後,陪伴我們的,就只有喧囂的世界和虛榮的成就,山高路遠,卻再也等不到那原有的感覺了。在李淵眼中,李世民永遠都是個孩子,孩子有什麽錯,值得那麽念念不忘嗎?大臣們知道,李世民是想一個人去園陵大哭一場,痛痛快快地哭上幾天。

可這不行。

“陛下,調整好狀態吧,還有許多事等著我們呢!”

貞觀十年(636)正月,剛剛經歷過父親喪事的李世民又迎來了孩子們的離別。他們要麽是李世民的骨肉,要麽是李世民的兄弟,如今要分派到各地當王。王子,絕對不能,或者說大部分都不能待在京城,該走的總要走。在此之前,李世民對他們的封號進行了相應的變動:

趙王李元景為荊王;

魯王李元昌為漢王;

鄭王李元禮為徐王;

徐王李元嘉為韓王;

荊王李元則為彭王;

滕王李元懿為鄭王;

吳王李元軌為霍王;

豳王李元鳳為虢王;

陳王李元慶為道王;

魏王李靈夔為燕王;

蜀王李恪為吳王;

越王李泰為魏王;

燕王李祐為齊王;

梁王李愔為蜀王;

郯王李惲為蔣王;

漢王李貞為越王;

申王李慎為紀王。

貞觀十年(636)二月,分別任命:

李元景為荊州都督;

李元昌為梁州都督;

李元禮為徐州都督;

李元嘉為潞州都督;

李元則為遂州都督;

李靈夔為幽州都督;

李恪為潭州都督;

李泰為相州都督;

李祐為齊州都督;

李愔為益州都督;

李惲為安州都督;

李貞為揚州都督。

以上變動,引起很多故事,許多故事都改變了歷史,讓我們一個一個地慢慢欣賞。

諸王即將踏上各自封地的路途,訣別時候,李世民把他們召集起來,“你們兄弟情深義重,我知道你們都想在京師多待一段時間。但大丈夫要以天下為重,不可纏綿於兒女之情。諸子尚可復有,兄弟不可復得,各自相親相愛,不可重蹈覆轍!”

言罷,啜泣苦悶,淚流不止。

孩子們也都聽話,跟李世民道別後,依依不舍地上任去了。

對李承乾來說,其他人的出走無疑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世民四子,魏王李泰被留了下來。李世民特別喜歡這個李泰,和其他孩子依依惜別後,忍不住下了一道命令,讓金紫光祿大夫張亮替代李泰去當相州都督。只有李泰留下來,李世民才覺得生活有些滋味,畢竟,這個孩子是他和婢兒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