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侯君集淫心養美人 唐太宗揮淚立李治(第2/3頁)

但此時,李四胖同學卻有著雀躍青天的跡象。

而且,據觀察者稱,魏王府裏頭的幕僚都跟嗑了藥似的,正準備慶祝魏王四胖接任太子位,大家憋足了勁兒,留好肚子準備吃頓大宴。要我說,大家不是高興得太早,這幫沉穩的幕僚之所以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綻放出比夏花還燦爛的容顏。是因為李承乾案後,李世民曾親自對李泰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是朕最好的孩子,朕要立你為太子!”

李四胖激動了一把,把李世民的話原封不動地描述給了大家。

大家更是激動了幾把,開始提前慶祝。

大家知道,李世民是個說得到,做得到的人;也知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李世民一輩子沒幹過幾件讓自己後悔的事,這件事除外。

李世民左思右想,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的地方。終於,在某個晚上,他明白了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裏。哦,是的,李泰的確有超凡的才華,可之前李承乾跟他不和,一旦李泰即位,李承乾便難逃一死。李世民認為,李泰雖然可愛,但回想他做出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去想,就會明白,他其實是個很兇險的人。

他一直都在覬覦著太子這個位置,並因此做過很多錯事。

李泰一直都在為當太子而努力奮鬥,這有什麽不對嗎?李承乾被囚禁後,朝廷一度噤聲,唯有長孫無忌肯站出來說話。

他建議李世民不要立李泰,晉王李治比較厚道,人也不錯,同是長孫皇後所生,機智聰明,可以當太子。另外,長孫無忌拿出了一個很要人命的觀點,那就是,無論是立李泰,還是立李恪,其他幾個孩子都很難保住。等他們當上皇帝,首先要殺的就是他們的兄弟,唯有李治不會。

作為李泰的親舅舅,長孫無忌為何會更傾向於李治呢?

我認為,這和李四胖平日裏的為人有關,更和長孫無忌自我的考慮有關。李泰禮賢下士,但羨慕笑傲公侯的仁人志士,於是學習人家的高尚品德,就連長孫無忌這樣的他都不放在眼裏。更要緊的是,長孫無忌和李泰私下裏根本就沒有交情。長孫無忌絕不會推薦一個對別人和自己都不利的人當皇帝的。

李世民認為長孫無忌說得很對,眼下,他又該怎麽做呢?

李世民的做法是,這天夜裏,單獨把小胖叫來,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四胖當場痛哭流涕,表示很懂老爹的心。

他一下撲到李世民的懷裏,哭著說:“今天就是兒臣重生之日,陛下答應讓臣當太子,臣感激不盡。”李世民也為之動容,忽然,李泰抖落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臣現在有一個兒子,等臣死的那天,就把他也殺死,把位置讓給晉王(李治)。”言罷,就只管在李世民懷裏哭。李世民嘆息一場,又答應了李泰。

為了瞧瞧大家的想法,次日開會,李世民決定先把話題拋出去。

他對侍臣說:“昨夜青雀撲到我懷裏,他對朕說,昨天是他重生的日子,我許他當太子,他很是感激。青雀有一個兒子,他說,等他死的那天,他會把兒子也殺死,把位置讓給晉王。朕想問一下,你們是怎麽看的?”

大家莫名其妙,見李世民眼睛有些紅腫,會意。

諫議大夫褚遂良立刻讀懂了李世民的意思,他上前一步道:“陛下還是沒有考慮清楚,陛下萬歲之後,魏王當了天下之主,他還會記得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嗎?人哪裏有殺掉自己兒子,把爵位傳給別人的道理?”褚遂良開始數落李世民的錯誤,“陛下先前立承乾當太子,又不忘寵愛魏王,讓魏王誤以為您是在他們兩個之間抉擇,才有了今天這個情況。如今,陛下又立魏王……”

頓了頓,褚遂良忽然擡高了聲調,“既然魏王說了這樣的話,立了魏王,陛下就得先替晉王想好活路!”

李世民終於意識到了自己錯在哪裏。

他是征戰的神將,也是治國的強人,可偏偏管不好一個家。

他忽然想起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想想現在的李泰、李恪和李治,淚水噴薄而出,一下癱軟在胡床上說:“不能啊,我不能啊!”大家也不去勸,就讓李世民在那裏發泄。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也該讓人明白一些道理。有些道理,說起來都懂,但真正做起來,犯糊塗犯得比誰都狠。

醒悟吧,李世民!

【李泰的反應】

很快,李泰就有了反應。

他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一旦候選人成了李治,那自己的命運只能和李承乾一樣,被人囚禁起來。

他要行動了,他找到李治。

兩人親兄弟,相互說了些扯淡的話,然後,李四胖認真地告訴了小九一個秘密,“弟弟,你跟元昌好,元昌犯罪處死,你也要早點考慮自己的出路哇!”四胖的關懷,對李治這個生性膽小的可愛之人來說,簡直就是救了命啦。聽了四哥的話,小九憂心忡忡,魂不守舍。李泰的第一步做得滴水不漏,“去吧,弟弟,去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