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伐百濟日本國參戰 行巨艦白江口染紅

【中日第一戰】

百濟就像一堆剛剛燒完的灰燼,一旦有風吹來,一定可以復燃一把。

百濟命運曲折,所以老天給它安排了兩股風。

第一股,乃是一名和尚,名曰“道琛”。第二股,乃是百濟舊將,名曰“福信”,復姓鬼室。兩人收羅舊眾,占據周留城(韓國全羅北道扶安郡),迅速休整後,殺向都城,將劉仁願團團圍住。如果光這兩人,百濟的余眾肯定不會跟他們一起鬧。但凡起事,沒有個正兒八經的理由是不可以的。

兩位找到了旁人無法抗拒的理由——百濟王室還在!

自從李治把扶余家的人都扣留後,百濟再沒主心骨,可偏偏,復姓扶余的人,並不全在百濟,即便你把他們全都留在唐朝,其他地方也還是有的。百濟曾和某個國家簽訂過協議,扶余義慈答應把自己的一個兒子當人質扣押在那裏。這個國家,在當時有個難聽的名字——倭國(倭就是“矮”的意思,後來倭人嫌難聽,於是武則天下旨,改我國名為日本,日本名字很早就有,但此時卻確立了)

王子扶余豐,日文名曰“扶余豐璋”,對他來說,倭國和百濟的差別,無非就是說我愛你的時候不說灑浪嘿,而是說阿姨洗太露。百濟族人扶余豐很想回家,可日本人是不會讓他回去的。事情一直拖到現在,情況有些不同。日本人是不會輕易放自己走的,除非百濟方面拿出點兒誠意。

高麗人派來使者,敦促日本發兵支援百濟復國。

在日本人眼裏,高麗人最為可恨,他們只會坐山觀虎鬥,讓百濟、日本和大唐打起來,他在一邊搖旗呐喊。等大家都損失慘重,蓋蘇文吃飽喝足,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倭國在出兵與不出兵之間艱難抉擇著,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在武力擴張至朝鮮半島和承受蓋蘇文陰謀之間做出選擇。

……

做這種決定,還真有點兒馬鹿野郎的感覺!

然而,鬼室福信的誠意到了,他獻上了剛剛俘虜到的一百零六名唐兵(這些唐兵,被倭國國王安置在了日本本州中部歧埠縣,以後繁衍生息)。

最後,齊明帝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出兵!

然後他死了。

遵照齊明帝的意願,特派將軍狹井檳榔率五千士卒,攜百濟王子扶余豐桑先行往百濟而去。身在百濟圍攻都城的舊將鬼室福信迎接了扶余豐的大駕,他表示,劉仁願只有幾百人,應該很容易就打下來。他在扶余豐面前表現出了恭敬的一面,隨後再度上了戰場,表現出了能幹的一面。等待劉仁願投降,雙方僵持了很久,依然不見有誰讓步。

此時,後軍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劉仁軌率領唐與新羅聯軍,朝鬼室福信殺了過來。因上回受了蘇定方的打擊,百濟士卒對唐兵那殺人不眨眼的狀態非常害怕,大家紛紛逃跑。不得已,鬼室福信領兵撤退,總算是保住了復國的有生力量。

百濟士卒沒有打仗的熱情,如果不是因為沒吃的,為了鍋裏頭那二兩米飯,誰都不願意在這裏跟唐軍這裏找死。蓋蘇文對百濟方面的表現非常失望,他知道指望自己這窩囊的戰友是不可能的,眼下,只有敦促日軍趕緊行動,才能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日本方面,論別的可能都沒誠意,但打仗絕對很有誠意。齊明帝的死,壯烈!大家對天皇表示沉痛哀悼,新即位的天智帝延續齊明帝的手法,派遣數萬大軍煌煌而來,奔赴百濟戰場。這幾萬日軍分前後兩軍,前軍以阿曇比羅夫為將,後軍以阿倍引田比羅夫為將。

天照大神,請罩著我!

兩位仁兄漂洋過海,內心的信念堅定無比。

百濟成了血戰的海洋,劉仁軌聯合新羅的部隊,接連攻克百濟數座城池。興奮到了極點的聯軍正要繼續猛攻,新羅方面卻下達了一個很奇怪的指令——撤軍。

為何?

缺糧,餓得慌。

你讓唐軍怎麽辦?

你們去都城,與劉仁願會合,我們吃飽了會援助你們的!

太坑爹了,新羅單方面宣布撤軍,給了百濟難得的喘息機會,也為日軍的航行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迫在眉睫的時刻,幸運之神再一次光顧了劉仁軌。為了讓歷史改寫得更像狗血電視劇的劇情,那名名叫老天的編劇決心讓鬼室福信和道琛兩位同志起內訌,從而達到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效果,博得更多的收視率。

就這樣,百濟內訌起來,針對劉仁願的圍堵也放松了下來。但事情不能就這麽拖著,李治收到戰報後,第一時間給新羅王金春秋寫了一封信,要他火速支援。

金春秋這才派大將金欽領兵救援,金欽去了,帶著大唐皇帝的關照!

金欽的救援部隊沒能走到府城,因為他們在半路上被福信攔住了去路。因打不過福信,眾人潰敗而逃,新羅的救援,以為百濟送上無數免費的輜重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