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寫檄文李治斥王勃 救非法子安坑老爹

沛王、英王兩位仁兄,一人提著一只大公雞開始鬥,那個喜歡擼袖管的王勃在一旁和眾人搖旗呐喊。現場熱鬧無比,而王勃同學,則即興作了一篇名傳千古的文章,名曰《檄英王雞》。

文章指出——

雞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我們就是喜歡鬥雞。

不管你是大雞還是小雞,上了台面就得鬥。鬥雞,公雞中的戰鬥機,我要高聲贊美戰鬥雞!

……

沒有戰鬥力的雞應該趕緊拉到禦膳房行刑,行為娘們兒的雞也要格殺勿論,要像對待敵人一樣對待敵雞,尤其是英王李顯的雞!

王勃的文字顯然不是這麽有失水準,原文中,他以極其美妙的文辭開頭:“登天垂象於中孚,實惟翰音之是取。歷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夢魂;遇風雨而膠膠,最足增人情思。”二十歲,文辭豪華得讓人驚艷。所以,當這篇討伐英王雞的文章寫成之後,立刻遭到了廣大文友的瘋狂抄襲。

所以,帝王李治也知道了這件事。

李治冷冷地瞧著。

英王雞?戰鬥雞?高聲贊美戰鬥雞?行為娘兒們不敢爭鬥的雞都應該被閹?

他有些憤怒。他這輩子其他都能忍,唯獨兩樣不能忍:第一,別人欺負他媳婦;第二,皇子內鬥。

諸王遊戲,你不上諫也就罷了,還作檄文討伐對方,你是想讓皇子內鬥嗎?

大怒之下,李治下令,讓王勃離開沛王府,不得再與李賢見面,否則就是圖謀不軌。王勃被強制離開了李賢,他覺得很給老爹丟人,所以想靜一靜,一個人去了蜀中。蜀中的三年,他究竟幹了什麽,本人實在是不清楚,但猜測是去看一位姓杜的朋友去了。幾年前,他還意氣風發地勸人家想開點兒,不要在離別的路途哭泣。他還寫了一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眼下,他自己卻揮起了淚,漫遊大川去了。王勃同學是堅強的,他堅信自己還會被重用。流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對於王勃這種少年成名的天才來說,漂泊無依的感覺真讓人心碎。他從蜀中流走,一直流浪了三年,直到鹹亨三年(公元627年),他終於不再流浪,返回了闊別已久的長安。長安城中的吏部侍郎,是有兩個人。他們已經被李治逼得不擇手段了,賢人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發掘的,有的人根本就不想做官。

這兩個人,一個名叫李敬玄,另一個,就是之前提到過的裴行儉。任務壓身,可裴行儉卻依然擺出一副公事公辦、寧缺毋濫的樣子。有人推薦王勃,讓裴行儉不以為然,他說,王勃只是作詩的料,不是做官的材。

王勃嘛,子曾經曰過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有小人的脾氣,別人不請就難受,請了就清高。果然不出裴行儉的預測,朋友推薦王勃去當官,王勃同學頓時顯示出了一副清高的樣子。他還寫了一篇文章,用以藐視朝廷的選官制度,同時放言,“我王勃就是瞧不起你們這群人!”

這就是王勃寫給吏部的自薦信,全文都是怨氣和憎恨。

毀他前途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裴行儉看罷,勃然大怒,罵道:“他王勃就是瞧不起其他人,可瞧他自己那德行,一輩子都別想出頭!(才名有之,爵祿蓋寡!)”王勃曾經說過,自己就是諸葛武侯再世,無論在戰場上,還是在政治上,他都可以流芳千古。可這回,天下公允的吏部侍郎裴行儉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王勃,記住吧,謙虛不一定使人進步,但孤傲一定遭人怨恨。

王勃郁悶了很久,想想吧,去哪裏?

某日,他的朋友陸季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虢州(河南靈寶)迎來了黃帝,造福了當地的百姓,黃帝要走的時候,百姓死活不讓他走。父老鄉親拉住黃帝,有的扯住了鞋子,有的抓住了胡須,等黃帝升仙而去,這些東西就留在了那裏。後來,虢州就有了黃帝陵,而山陵旁邊有一條溝,名為“龍須溝”。

龍須溝有一種草,名曰龍須草。

傳說這是龍須變成的,只有這個地方有,其他地方都沒有。而虢州因有靈寶之氣,故而多有外地沒有的奇異草藥。

王勃聽得入迷,他沒多想,便冒出了去虢州生活的念頭。

有浪漫幻想的人做決定都是一時心熱,王勃也不例外。因為在京城混過,也曾名震天下,所以,在虢州當一個小小的參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王勃就是王勃,等來到虢州,他才發現,其實哪裏都是一樣的,除去每個地方不同的景色,那些人都是那麽的讓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