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劉易從舍身換生父 裴行儉出謀遊西域

吐蕃大軍回撤,雙方收兵。吐蕃朝廷上,群臣開始恭賀這次的大捷,這意味著吐蕃能和大唐平起平坐了。唐朝朝廷上,李治加封黑齒常之為左武衛將軍,貶李敬玄為衡州刺史。事情該結束了,可恰在此時,忽然從朝外殺出幾個書生。這些人被五花大綁著來到大殿,爭先恐後地要發言。

李治不解地看著他們,問他們為何會做出這種令人不解的事情。書生開始給李治磕頭,在他們撕心裂肺的哭聲中,所有人都聽明白了,他們都是劉審禮的兒子,爭先恐後地要求自縛著去吐蕃換回父親。一命換一命,甚至兩命換一命!李治最欣賞孝順的孩子,他決定指派劉審禮的次子劉易從前去。

劉易從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終於來到了吐蕃,難度超乎想象,因為吐蕃人根本不答理他。是啊,誰會有這種閑情逸致,去管一個外來人的事情呢?

劉易從向大家說明了情況,願意一命抵一命,只要能讓父親回家,要殺要剮隨便。

劉易從開始哭,嘹亮的哭聲擾得別人心神不寧,也讓人於心不忍,有的官員站在旁邊看,竟然也忍不住鼻子的酸楚,流下幾滴熱淚。終於,一個人受不了這等折磨,他站了出來,告訴了劉易從一個關於劉審禮的消息。

“孩子,你不用等了。”他說,“你也用不著抵命,因為你爹已經死了!”

“死了……”

“是。”

劉易從的父親是帶病出征,走之前就已經病重,可劉審禮非要帶兵出征。

劉易從愣在了那裏,又開始哭號。

那人也有些不耐煩地問:“你還待在這裏幹什麽呀,回去吧。”劉易從沒聽那人的話,依然哀哭不止,從早晨一直哭到晚上,第二天天亮,大家發現他聲音嘶啞地癱軟在那裏,還一直不停地哭。吐蕃大臣們扭過頭去,心裏頭不是滋味。劉審禮是吐蕃最為得意的戰利品,可你看看他的孩子,忍心嗎?

最後贊普發話,“人畢竟都死了,別計較那麽多了,還給他吧……”

我們看到,劉易從趴在劉審禮的屍體旁安靜地待了一會兒。然後,他背起父親的遺體,不作聲地流著淚,光著腳往回走去。

《圍爐夜話》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這句話到了如今,已經不被人重視,可它究竟對不對呢?不久的將來,劉易從會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這裏面的道理。

動人的一幕到此為止,唐朝方面,李治已經召集好大臣,商議如何對付吐蕃。意見分成了三派,第一派主和,第二派主戰,第三派主張看情況辦。所謂“人多不下蛋,雞多瞎胡亂”(或者是“雞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亂”,哈哈),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三派扯犢子扯了一整天,一直到傍晚,竟然沒能下出任何結論。

最後,李治難過地說出了自己的意思:“天這麽晚了,都先別回家,在我這兒吃完飯再走。”

【太學生的論文】

如何對付吐蕃,已經榮升為國家戰略。上至天皇天後,下至坊間茶館兒,都有很多人睡不著覺,看一眼小紅爐上茶壺憂郁的小蒸氣,苦苦思考吐蕃的未來。太學生魏元忠也是睡不著覺的一員,他拿出文房四寶,寫了一篇討論防禦吐蕃的策略,提交給了李治。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文武並用,強大我們的國家;

第二,選拔人才不能老選官二代,窮人家裏也是能出人才的;

第三,賞罰要分明,老百姓眼睛雪亮;

第四,應該把薛仁貴、郭待封等人殺了!

第五,好好養馬,因為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且是行軍作戰的主要交通工具。

這和防禦吐蕃有一毛錢的關系嗎?

有,太有了!

您老老是忘不了殺死薛仁貴,薛仁貴跟你有仇嗎?

李治激動地放下上書,召見魏元忠,一番對話後,他被魏元忠的排比句震驚了。李治讓他直接到中書省上班,在仗內供奉(在皇帝身邊兒負責琴棋書畫詩酒花之類的某一項陪玩兒)。李治這種舉動,我只能表示同情,魏元忠和武將有著刻骨的仇恨,倒也沒什麽錯。可在未來,他也會讓李治吃盡苦頭。

李治,一位想要向堯、舜看齊的好皇帝,你就等著吧!

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十二月,因種種事情不順,天皇、天後下定決心改年號。

說起來,什麽不順,要怨就怨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年初的時候,為了順應天帝的號召,天後決心改年號為“通乾”,意為通天,也就是欲與天公試比高,我和天公同妖嬈的意思。

年號下發以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