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後方(第3/8頁)

在明朝時期,貴州地盤並不大,今天的遵義、畢節、威寧等地當時都屬於四川管轄,而且南明在貴州的兵力極其薄弱。孫可望占領貴陽,很大程度上已經控制了貴州。

更重要的是,豪格一路追到遵義,連烏江都沒過,直接“班師凱旋”了。——孫可望不是在貴陽嗎,怎麽能“凱旋”呢?

不是豪格不想繼續打,而是沒法打。——四川多年戰亂,再加上張獻忠胡搞,經濟生產破壞相當嚴重,清軍的後勤補給極其困難,總不能讓幾萬大軍餓著肚子打仗吧?

豪格撤回北京,吳三桂撤到陜西漢中,留下王遵坦、李國英倆人鎮守四川,孫可望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

正當孫可望準備立足貴州、謀求發展時,西面的雲南來了一個人,讓孫可望改變了初衷。

這個人是雲南石屏土司龍在田派來的使者。崇禎時期,龍在田的“土兵”曾被朝廷調到湖北襄陽、鄖陽一帶“剿賊”。張獻忠在谷城接受“招安”後,與龍在田來往密切。如今雲南陷入混亂,龍在田得知大西軍南下貴州,自然想到派人來搬救兵。

使者向孫可望介紹了雲南近年來的情況,從吾必奎叛亂到沙定洲叛亂,雲南實際上已經陷入內亂之中,迫切需要大西軍出手相助。

孫可望得知雲南的情形,敏銳地感覺到大西軍可以在雲南建立更加穩固的根據地。雲南地域廣闊,位置偏遠,比狹小的貴州要好得多。

打定主意之後,孫可望一面派間諜進入雲南探查,並四處散布假消息,聲稱沐天波夫人焦氏的家族武裝不日將入滇復仇,一面緊鑼密鼓地進行出師前的準備。

由於孫可望打著“焦氏復仇武裝”的旗號,雲南人信以為真,“延頸望之”。從貴陽開赴雲南,大西軍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雲貴人民深信,一路俱如此傳播,故賊兵所至,悉開門降,長驅而來,全無梗阻。)

永歷元年(1647年)三月二十五日,孫可望率大西軍攻克平彝(今雲南富源),進入雲南境內。跟作戰經驗豐富的大西軍相比,雲南的“土兵”充其量就是“民團”,孫可望一路勢如破竹,二十九日便進抵曲靖府,俘獲已歸附沙定洲的雲南巡按禦史羅國獻。

攻克曲靖,昆明的東大門洞開,但孫可望並沒有貿然進攻,而是折向滇南,直搗沙定洲的老巢阿迷州(今雲南開遠),一下子幹掉沙定洲調來的一千多援軍。

歸功於間諜的虛假宣傳,雲南人深信孫可望的部隊是焦氏的家族武裝。“三人言虎”,再加上孫可望放著眼前的昆明不打,卻輕車熟路地打阿迷州(其實是龍在田派人做的向導),讓沙定洲也對這支大軍的“焦氏家族武裝”的身份深信不疑。

沙定洲認定對方確實是來復仇的,而且熟悉雲南的地皮,否則怎麽可能一進門就打阿迷州。既然來者不善,沙定洲決定暫避鋒芒、走為上計。四月十八日,沙定洲棄守昆明,逃回蒙自。

大學士王錫袞被準備逃跑的沙定洲剁了,“識時務”的吳兆元保住了老命,繼續留在昆明,準備迎接新主子。但是,嗅覺靈敏的吳兆元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到雲南平亂的不是什麽“焦氏家族武裝”,而是幾年前自己跟著沐天波千防萬防的大西軍!

真是防不勝防,大西軍竟然趁亂入滇。

醒悟之後,吳兆元頭都大了:龍在田,你個王八蛋,這不是招虎趕狼嗎?

吳兆元想“剿賊”,但苦於手下無兵,只能接受既成事實。四月二十四日,孫可望率大西軍經宜良進入昆明。

兵不血刃占據昆明,孫可望開始推行新策略:平叛、剿頑。

——平叛,當然是消滅盤踞在蒙自的沙定洲勢力。這是必須的,不然咱大老遠到雲南幹嗎來了?

——剿頑,目標是暫避在楚雄以西的沐天波、楊畏知勢力。這就有點無恥了,人家龍在田是請你來平亂的,不是請你來添亂的,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孫可望管不了這麽多,請神容易送神難,我就待這兒了!雲南以前是誰的我不管,反正我是從沙定洲手上奪來的,那就是屬於我的戰利品。你想咋地?你敢咋地?

龍在田自食其果,吳兆元有苦難言,雲南在一夜之間被大西軍砸了場子。

五月二十二日,李定國率部占領臨安府(今雲南建水),準備清剿沙定洲盤踞的蒙自。偏偏事不湊巧,雖然吳兆元、龍在田不敢動,卻不乏膽子肥的,昆陽知州冷陽春、晉寧舉人段伯美發動武裝政變,直逼駐守昆明的孫可望。李定國趕緊撤回昆明,於六月二十三日將其平定。

李定國向南進剿時,劉文秀也統兵從昆明北上,經富民奪取武定、祿勸等地,又向西占領鶴慶、麗江、劍川,對沐天波、楊畏知的北面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