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四(第2/2頁)

“我聽說,唇亡齒寒。倘若今天智伯滅了我們趙氏,接下來,就輪你們倆家了。”張孟談靈牙利齒,一番鼓動,竟在一夜之間迅速完成了利益重組。韓魏同意陣前倒戈,約時動手,一起打倒智伯。

第二天夜裏,過了三更,智伯正在營裏睡覺,夢見外邊下雨。他從臥榻上爬起來一看,不是下雨,是嘩嘩地發大水——衣甲寶劍全泡在水裏了,鞋子帽子也飄了起來。趕緊趟水出去,定睛一看,兵營裏水更深,正在猛漲。人馬鬼哭狼嚎。韓、魏兩家已經反水,殺死守堤軍士,掘開堤壩,把水倒灌智氏軍營,奔湧如同海潮,哪裏堵得住。四方響起戰鼓,韓、魏兩家占據了一切幹燥的湖岸以及逃跑的要道,從兩翼鼓噪夾擊,猛攻智軍,把它往水裏推。智伯驚慌不定,水越來越大,拔腿往高處跑,摸黑亂撞,正好撞在槍口上,被逮個正著。而趙軍(雖然餓瘦得象猴)也跳城出來,駕著木筏,在水面沖殺。智家腹背受敵,紛紛跌落水中,哭天叫地,狼狽一團,被殺了一夜,終於全軍覆沒——淹死的居多,死屍飄著,象滿鍋的餛飩,不計其數。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智伯功虧一簣,一敗塗地。

瀟水曰:智伯灌水未得要領。1400年後,趙匡胤先生再次跑到晉陽這裏來打仗,他想起春秋時代的智伯來了,就也決開晉水,另把汾河也決了,修築長堤,水灌晉陽。好不容易泡開一個缺口,卻被守軍堵上,大水還鬧得他的軍士拉稀得瘟疫,終於無功而反。

但是,等積水放幹以後,晉陽城墻接連多處崩塌。契丹使者從旁邊看見了,領悟出了引水攻城的奧妙:“宋軍只懂得引水浸城,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果先浸城,再抽去水,幹涸以後,城墻反倒塌得更快。”哈哈,當年智伯早知道這個灌水要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