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熬夜是不好的

“大人請稍後。”

侍衛領著一個中年文士走進院中。

回過身來對著文士行了一禮,侍衛便去稟報去了。

而文士點了點頭留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四處看了看。

他的樣子是和府上一般來拜訪的人都不同。

不做出謙恭的態度,也不故作高深。

若是北海之人,大多數應該都認識這個文人,也就是北海相孔融。

站在院子裏,此時的孔融臉上氣色並不太好,有些青黃,眼袋也凸顯在外,眼眶微黑。一副疲倦的模樣,看得出來,可能是一宿沒睡。

確實沒睡。

昨日他去學堂時,有一個白衣先生托人送了他一本書。那本書名叫《樂經》,是儒家六經之一,卻在早年失傳,一直不知道下落。

初拿到那本書的時候,他神魂落魄地站了許久,等到醒悟過來,學堂裏已經是走幹凈了,他才匆匆跑回了府上校對。

一整個晚上,將那本書和其他書中提到過的《樂經》的只言片語一一作了對比。

又將書中前一部分的內容看了數遍,如果不出意外那書應該就真是《樂經》無誤。

確定了之後,他卻沒有往下讀,而是捧著書一個晚上沒有放下來過。

是不敢放,也不敢翻,失傳的孤本如此突然的重新回到他的手中,他怎麽敢放下來,要是翻壞了一點叫他怎麽和先人交代?

直到現在他依舊覺得那是夢中的事情一樣,若不是今天必須來見曹操,他甚至都不會出家門。

伸手在懷中摸了摸,書還在,孔融才松了一口氣。

回府之後,就是不眠不休也定要先將孤本抄錄一遍。

做下決定,孔融又想起了什麽,放下手來。

還有就是要找到那個白衣先生,當面拜謝。

不過只是拜謝是否足夠?如此大恩,已經是無以為報了。

······

“哎,都快中午了,你說顧先生怎麽還不來?”

“是啊,這個時間平日裏應該到了才是。”

院子外傳來侍女交談的聲音。

孔融才回過了神,他現在是在曹府上。

“呵呵,你說是不是顧先生又睡懶覺了,公子常這麽說他。”

“先生的為人,一定不會是那樣懶散的人,該是有什麽事了,才有拖延的。”

“我想也是。”

侍女聊天的聲音越來越輕,應該是走遠了,她們聊的是什麽,孔融沒有聽明白。

那個顧先生又是誰,他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時候可不是想那個人是誰的時候了。

孔融的神色專注了下來,眉頭微皺著,眼中帶著一些憂慮。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來見曹操了,曹操入北海以來他就來過數次。

曹操入青州之後就一直駐於北海,首先這裏是他第一次入軍的地方,其次是為了之後操練水部做準備。

說起儒生,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儒生死板,當然,也是有例外的。不過孔融不是這種例外,或者,他可以說是一個特別死板的儒生。

說的好聽一些是剛正不阿,說的難聽一些,就是不知變通了。

就像在他的眼中,所有不是劉氏的諸侯都不是正統一樣,曹操雖然目前沒有什麽不臣的舉動,在董卓之戰中也表現奮勇受人稱頌,青州之圍也是曹操所解。

但是在這種時候領兵割據的,還有幾個人能說是人臣?

孔融對於曹操,依舊是戒心較重。他始終認為,青州應該交於劉氏之人手中。

因此,他的眼中才滿是憂慮,如今曹操收青州黃巾無數,駐兵青州各地。而朝堂之中,動亂不堪,他是已經想不出有什麽能保青州的辦法了。

“孔大人,將軍請大人入內一敘。”之前進去稟報的侍衛走了出來,對這孔融行禮道。

“好。”孔融應了一聲,擡腳向著堂上走去。

罷了,不若就直言不諱,大不過就是一條性命罷了。

儒家之中也有知情理變通的人,也有不是人稱酸儒之輩。

可惜,孔融不是這樣的人,他是特別固執的一種,這樣的人,一般都不太受人待見。

(歷史上孔融是被曹操以不孝之罪殺死,不過具體他有沒有不孝卻是眾說紛紜,他是不是好人,又是不是偽君子,我只能說我也不知道,畢竟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在裏面。

不過孔融擔任北海相時開設學堂,教以百姓,設城邑抵禦黃巾,安葬無後或者遊方之人。但是常有戰敗,言辭激烈,因為政見同曹操不和。這些都是比較公認的記錄,大家可以參考。

總之查到的資料和說法裏有太多道聽途說和傳聞野記,人言之下就實在是連最基本的善惡都難以分清了。)

腳步踩在堂上的木板上,發出微有沉悶的空空的聲音,

堂上的左右都被揮退,中間擺著一張桌子,曹操正坐在桌前倒茶。見到孔融入內,笑著站起了身來環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