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看不見那天下之大

不算大的堂上,一個青年人俯身在桌邊,他穿著一件白色的長袍,手邊放著一把羽扇。

桌案上攤著一些書文還有一卷地圖,一旁點著一盞油燈,燈火偶爾晃動一下,堂上的影子也隨著陣陣晃動。

已經是很深的夜裏,青年人趴在桌上,看樣子像是累了,想要小憩上一會兒。

青年閉上了眼睛,腦海中卻回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事。

世事變遷,很多事情哪怕只是過了十年,再回想起來的時候,也已經是物是人非。

在回想裏,他像是又回到了那個草廬之中,一個少年跪在一個白衣先生面前請罪。

罪有二:一罪是不敬之罪,一罪是不問自取,竊學之罪。

那白衣先生笑了笑,問他,何罪之有?

又繼續說道,這些書沒人去學,難不成是讓它們就在那箱中爛掉?

少年答不出話來,躬身執禮。

先生卻沒有看他,只是回過身看著自己的書箱,說了一句他至今猶記的話。

“小郎還想看什麽,我給你拿。”

那先生來的第一日,便教了他一課,心向所學就好。

涼風吹入,將門前兩側的紗簾吹拂著輕輕搖動,趴在桌上的青年人也轉醒過來。眼睛看向外面,堂外夜色入水,波瀾不驚。

他自顧自地笑了一下,嘆了口氣。他不知道,那先生如今再見到他,會怎麽想。

不過他記得自己答應主公出山的那一天,小妹勸不動他,最後紅著眼睛拿著棍子將他趕了出來。

青年拿起了手邊的筆,沾了沾墨水,他想給那先生寫一封信,但是筆尖落在信紙上的時候,卻一句話都寫不出來。

也罷。

青年無奈地將手中的筆放下,站起了身。

早晚,到時都會有再見的時候吧。

······

河北三州之地在袁家三個兄弟的手中亂作一團,不出兩年曹操取下冀州,又接連取下了幽州和並州。次年,為防烏桓入塞為患,也為了掃清袁軍殘余,曹操北征三郡烏桓大勝。此時,中原北地除了涼州之外,都已經被曹操平定。

而在剩下的各地之中,孫策遇刺身死,其弟孫權上位,割據江東,據江而守,操練水軍。

劉表當年單槍匹馬直入荊州,平定了那時混亂之地,本是英雄。可是入主荊州之後,固本不出,也磨平了他的雄心壯志。但年的英雄現在也只是一匹守成之犬了。

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常年不和,一直明爭暗鬥,兩者尚且不容,就更不用談向外了。

這天,荊州中的天氣有些陰冷,外面小雨紛紛,雨點著落在泥土之間,打濕了路邊青綠的野草。劉備從屋子裏走出來,看著外面的天色。

最近每到下雨的時候,他的腿就有些作痛,今日本該是不會出門的。

卻突然有一人到了他的府上來報,報的話簡單的說來,便是一句話。

劉表病重,想與他一見。

小雨裏,一隊人馬從樊城出發,直奔向襄陽。

等到劉備趕到的時候,劉表躺在床榻上,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

與劉備一同來的還有幾個人,兩個紅臉和黑臉的大漢,還有一個身穿白袍的青年。

走進屋中,劉備的衣袍上站著雨水,靴子上還帶著一些泥土,頭發有些散亂。看著躺在病榻上的人,一時語塞。

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見到將死之人,總不知道能說些什麽。

躺在床上的劉表睜開眼睛,看向進來的人,見到是劉備,無力地擡起了一只手。

“賢弟,你來了。”

“兄長。”劉備慢慢走到了劉表的床邊,握住了劉表的手。

那只手掌有一些冰涼。

劉表的嘴唇發白,深深地看了劉備一眼,一眼之中帶著很多意味,有親近、有無奈、有懊悔也有一些猜疑。

但是最後,這些神色都化作了一聲長嘆。

劉表躺在床榻上,嘴唇微微張合,復雜地說道:“賢弟,我不騙你,我到了這時,都還在猜疑你會圖謀荊州。”

劉備一怔,低著頭,握著劉表的手,沒有答話。

“呵。”劉表卻是先苦笑了一聲。

“可笑我這一生都在猜疑周遭,猜疑左右,猜疑子嗣,到了將死之時,還在猜疑自己的族弟。”

他的手愈加無力,身子沉在床榻上,也不知道對誰問道。

“做這一州之牧,為何會做到如此地步?”

沒有人回答他,許久,劉表的視線從劉備的身上移開,看向門外。

“也可笑,直到此時,我才明白,我這一生什麽都沒有留下。”

長子和庶子內鬥,他還未死就已經在爭權奪位,拉幫結黨,自己的左右也分成了兩邊。

而他,卻好像成了一個局外人一樣,只能默默地看著。

劉備跪坐在劉表的床邊,聽著劉表的話。

他知道劉表的苦楚,但是此時他也做不了別的事情,只能輕聲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