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通常,聊天的時候不能第一句話就問候別人的親人

劉備率軍在渡口撤走,於江夏與劉表的長子劉琦匯合。劉備自知以江夏一地和他手中的兩萬水軍守不住曹軍,於是在諸葛亮歸來後,準備去投奔蒼梧郡的吳巨。此人也算是他的舊識,應該會願意收留下他。

然而就在劉備駕船渡河之時,江面上開來了一艘蒙沖船,船上飄揚著一面大旗,旗上是一個孫字。

蒙沖船迎風而來,船頭上站著一個人,看到還沒有開出的劉備的船隊先是一愣。

他是受孫權之命來荊州勘探曹軍虛實的,不過現在看來,他是來晚了。

如果曹軍來攻荊州,那現在就正是戰時,卻有這麽多水軍在江夏準備撤走。只能說明一件事,荊州劉琮已經敗了。

不過,船上的人又微微一笑,自言自語。

“或許,我又來的正是時候。”

這艘船開入了江夏,劉備也接見了隨船而來的人,他說他名叫魯肅,來自江東。

兩人長談了一日,直到黃昏,魯肅才從劉備的府中走出。

等他走出府門的時候,正好見到一個人站在那裏是一個青年穿著一身白色的衣袍,氣度翩然叫人見了一眼就心生好意,青年見到魯肅走了出來行了一禮。

“在下諸葛孔明。”

魯肅也連忙回了一禮:“魯肅,魯子敬。”

拜下的幾念之間,魯肅認真地想著諸葛孔明這幾個字,他好像是在哪裏聽到過。

突然之間好似有了什麽明悟,爽朗地笑了一聲。

“諸葛先生可是有親人在江東?”

諸葛亮來此其實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猜得到魯肅來找劉備長談是為了什麽,想來是想勸劉備投向江東。

江東和蒼梧郡不同,蒼梧郡小心經營之後或可以讓劉備反客為主,而江東不行。相對的去江東也就去江東的好處,只是之前他有幾件事必須要先確認一番。

可是他沒想到魯肅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問他的親人。

魯肅見諸葛亮沒有回答,指了指自己。

“我在江東有一朋友,叫諸葛子瑜。他常在我面前提起,他有個弟弟如何聰慧。”

諸葛亮不是家中的長兄,本排在第二,是為仲,但是因為早年大哥就去了江東入仕,所以他在家中不是長兄也勝似長兄了。

這諸葛子瑜就是他的大哥。

多年沒有聽到這個名字,又聽到的時候反而是滿心的復雜。

當年大哥走時,只背了一個行囊。

他去送路口他,臨走的時候,大哥回過身來。

“照顧好小均和小英。”

他記得那個比他高上一些的人影站在他的身前,低頭看了看他,溫和地說道。

“還有,亂世兇險,如果可以莫要入世裏來。”

那人回身走遠,走在路上,對著身後揮了揮手。

“若是亂世之後,大哥未死,闖出一番功名,我會來接你們。”

那之後,他常常會打聽一些外面的消息,他才知道大哥說的亂世兇險是什麽,天下百姓,十不存一。

(據統計東漢鼎盛時期中國人口多達5600余萬,但是在最低谷的時候人口卻不到800萬人。所以那個時候確實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滅亡。)

此時卻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諸葛亮正了正自己的神色,看著魯肅。

“原來是兄友,失敬了。不過,我來此是有一事想問子敬。”

“孔明問來便是。”魯肅大度地說道。

“不知。”諸葛亮看著魯肅,不急不緩地問道。

“孫將軍可是有決意抗曹?”

······

第二日,劉備的船隊沒有去往蒼梧郡,而是順著長江轉往江東。

曹操入主荊州整合了荊州的幾萬水軍,由荊州原本的領將蔡瑁和張允來統領。

同時命青州的水軍沿東海南下駐軍廣陵,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東。

當年顧楠初見曹操時,建議曹操先去青州而不是兗州,並不只是青州的位置和富碩,更重要的一點也在於青州之側就是東海,可以用來操練水軍。

北地之人大多都不善水性,但是操練了多年,青州的水軍亦有不下四萬。

如今曹操手握中原兵力十余萬,荊州水軍七萬,若是江東有變,就可順著長江自西向東直入江東。

同時廣陵的青州水軍可以從廣陵的海口直入長江,自東向西攻取。

前後夾擊取下對長江的控制,到了那時,江東無天險可守,入軍南下就輕而易舉了。

江東是擅水軍,但是他們的兵馬不過五萬而已,算上劉備手中的兩萬水軍也不過七萬人。無論怎麽看,只要戰事打響,似乎此戰都會是必勝的一戰。

荊州曹操寫了一封書信給了孫權,上書:今日,我奉天子之命,討伐叛逆,軍旗指向南方,劉琮降服。如今,我統領水軍八十萬人,欲與將軍在吳地一道打獵。

這八十萬當然是曹操胡說的,不過這封信傳到了江東,卻確實讓江東的人心惶恐,一時間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