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八章 明朝的失敗(第2/7頁)

清軍大兵壓境的時候,薊遼總督吳阿衡還在喝酒,他睜著一雙醉眼看著城下黑壓壓密密麻麻的清兵,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都是敵人。可能是喝高了,吳總督一時之間非常興奮,人來得越多越好,來多少死多少。喝酒駕車容易出事,喝酒打仗那就幾乎百分之百會出事。

吳總督居然仗著酒膽,帶著幾千人打開城門就向清軍殺去。結果很現實,沒有出現任何奇跡,吳總督畢竟不是郭靖郭大俠,能夠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事實上吳總督很快就倒下馬,為國捐軀了。

密雲城破了以後,京城岌岌可危,清軍只需一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京城腳下了。朝中照例是一片恐慌。只有崇禎比較淡定,崇禎這次表現似乎不太一樣。其實也沒什麽玄妙的,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一切了。

半年前,就有人告訴他,今天這一切會發生。告訴他的那個人不是什麽明軍間諜,而是皇太極本人。皇太極為什麽要告訴崇禎我想揍你呢?是皇太極受了什麽侮辱,還是又被人忽悠了?

原來,半年前,內亂還沒有平息,楊嗣昌給崇禎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初年,主人公是光武帝劉秀。劉秀幹嗎了呢?劉秀跟匈奴議和了。楊嗣昌的故事雖然只講到這裏,那意思很明白,皇上你去跟清軍議和吧!有人說,這不是賣國嗎?事實上,當時很多人都是這麽認為的,是不是賣國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

皇太極整編了蒙古八旗軍和漢人八旗軍後,清軍的軍力接近二十萬。明朝的軍隊人數當時撐死了也就八十萬,在這八十萬中真正可以打仗的只有四分之一,而且這四分之一的軍隊戰鬥力也比不上清軍。要打是打不過他們的,這是議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打不過並不意味著也守不住,仗著地形和城池的優勢,守應該還是可以守得住的。這是主戰派的重要理由。

但是,我們還得考慮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啊!楊嗣昌建議崇禎議和的目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換句話說,議和只是緩兵之計。

楊嗣昌和崇禎都是明白人,且飽讀詩書,劉秀這個故事的下文雖然沒說,但彼此心知肚明。劉秀跟匈奴議和後,先解決了國內問題,國內問題一解決,就開始對匈奴窮追猛打,趕得他們滿沙漠裏逃竄。

當時,知道議和的只有三個人:崇禎、楊嗣昌、太監高起潛。議和這事涉及臉面問題,不能讓更多人知道。崇禎是個非常要強的皇帝,真讓他向敵人低頭,是不太可能辦到的,他最後自殺就是因為不忍低頭受辱。

楊嗣昌找了一個算命的,讓他到皇太極那兒秘密傳達崇禎的意思,說是願意和你議和。皇太極以仁君自居,別人上門索要和平,他總不能不給吧!事實上,皇太極的態度相當好,表示和談是個好事情,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皇太極還把軍隊撤回基地。

和談這事,遲早得讓大臣們知道,否則怎麽談都沒用。但是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招致朝野的一片反對,朝堂之上,嘩啦啦的全是罵人的口水聲。這些當官的打仗不行,罵人的本事絕對是一流的,人總得會一兩行。

在一個不應該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硬骨頭:黃道周。黃道周外號黃聖人,明朝滅亡後依然和清軍死戰到底。歷史學家評價黃道周守正不能達變,敢於犯言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事無補。這個評價應該是公正的。

聽說議和的事,黃道周立刻跳了出來,在皇帝面前和楊嗣昌展開辯論。黃道周知識功底是非常紮實的,學的剛好是理學,就辯論才能看,楊嗣昌跟他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一輪犀利言論下來,楊嗣昌啞口無言,因為他說不過黃道周。

崇禎在一旁也幫不上楊嗣昌什麽忙,只好出口惡氣,將黃道周連降六級,下放到地方去。這口惡氣雖然暫時出了,但和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黃道周都說了議和是天理難容的行為,是違背人倫的蠢舉,而且說得有理有據。崇禎再剛愎自用,也不願戴上天理難容的帽子。

前面講到皇太極發兵之前,屢次說自己愛好和平,是明朝對不起自己,諸如此類。其實,皇太極也不完全是作秀。他好心好意地等待明朝議和,等了幾個月,見明朝毫無動靜,他再次感覺自己被忽悠了。一個被忽悠的人是憤怒的,一個被忽悠的皇帝更是可怕的,作為一國之君,被人忽悠不光是利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面子的損失和權威感的喪失。

皇太極默念:忽悠我的人都必須付出代價。

崇禎:一個最能折騰的皇帝

出來忽悠,遲早都是要還的。

為了回報崇禎的“誠意”,皇太極派出自己最豪華的陣容: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嶽托等人,全部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