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雍正的馭人之道(第2/7頁)

李衛做官的風格跟這些人都不一樣,他既是一個幹將,又是一個貪玩的人。他幹活非常拼命,幹完活之後呢可以幾天不上班,專門玩樂,工作享樂兩不誤。

李衛做事非常怪,不拘成俗。他到西湖玩的時候,看到西湖這麽多年沒人修了,就下了一道命令,讓人重新翻修西湖。

維修西湖是要耗費很多錢的,這些錢誰來出呢?李衛自己是不會出的,當地的有錢人出,出了錢,修一個小廟,在廟裏弄一個牌坊,上面寫著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捐了多少錢。名留青史的好事大家一般還是願意出份子的,即使是個葛朗台,但巡撫開口,也不能拒絕啊!

西湖修好之後,李衛建了一個特大的廟,請了一個職業畫家,把自己全家的畫像都畫出來,供奉在廟裏。西湖的景色是相當美麗的,李衛覺得,如果在西湖裏辦公就舒服了。可是西湖中間都是水啊,不能在水上蓋房子啊,李衛一想,幹脆坐在船上辦公吧!

就這樣,李衛整日整夜坐在船上。如果有人找他辦公,必須得劃船過去,沒船的話你就自己遊過來,李大人是不會遷就別人的。

由此可以看出,李衛這個人非常高調,雍正念在他功勞大的份上,這些小事也不跟他計較,但乾隆就不一樣了。乾隆四十五年,那時李衛已經去世了四十多年,乾隆南巡的時候來到西湖,看到李衛的像還在廟裏供著,乾隆就生氣了:有完沒完,快撤了吧!

對李衛最看不慣的莫過於與他並列為廉吏之一的田文鏡。田文鏡曾在雍正耳邊說李衛這不好那不好,最好革職查辦,以免誤導其他官吏。雍正怎麽回答的呢?雍正說,他這個人確實有毛病,有時候盛氣淩人,不懂禮節,但這些都是小毛病,我們私下裏交換下意見就行了,用不著非得把他參掉。

後來這事被李衛知道了,李衛對田文鏡非常生氣,從此不理他。田文鏡心想,這人受皇帝寵信,我這麽一搞給人感覺就像個小人似的,得跟他緩和關系。後來,李衛的母親死了,田文鏡想借這個機會,給李衛送一份厚禮,這份禮確實很厚,二十萬兩銀子。

都說禮多人不怪,收到禮物後,李衛一看是田文鏡送來的,把來人轟出去,禮品扔出來,罵道:“我母親如果活著,連小人一勺子水都不喝。”

李衛就是這麽牛,連田文鏡都不放在眼裏。

李衛這人剛直不阿,卻也明白事理,他雖然沒讀書,卻為讀書人出過不少力。我們知道,雍正繼位之後,江浙一帶經常發生反清復明的運動,這些反清復明的活動,背後往往都有讀書人在操縱。雍正一怒之下,禁止江浙考生參加科舉。這一禁就是七年,李衛來到這裏後,身為這裏的父母官,他也希望自己這裏多多出人才啊!所以,苦口婆心求雍正高擡貴手,允許江浙考生參加科考,這一求就求了好幾年,雍正終於答應了。沒想到,江浙學生一參加考試,當年的狀元、榜眼、探花全都落入江浙人的囊中。

這李衛真了不起,自己沒讀書,卻能讓讀書人感恩戴德,做官做到這份上,可謂是做出了境界。

在打擊鹽業走私這塊,李衛也相當幹練。浙江是產鹽大區,走私食鹽的販子多如過江之鯽。封建社會,政府一項重要收入就是鹽稅,所以每個王朝都把鹽業盯得很緊,走私超過了多少斤就是死罪了。食鹽是一個暴利行業,官辦鹽業的價格是成本價的幾十倍,這麽大的一個利潤空間,是很難禁止的。

李衛是怎麽打擊私鹽的呢?

第一,設立專門緝拿私鹽走私販的組織。為了打敗那些大的走私販子,還必須加強武裝。有個姓沈的大鹽梟,部眾數百名,擁有好幾艘大船,經常擊敗打擊走私的官兵,氣焰非常囂張。李衛重用幹將韓景琦,終於將沈氏拿下。

第二,鹽販子往往跟地方官勾結,所以要想打擊鹽販子,少不了要整治官場。李衛加強官場紀律,獎懲分明,嚴厲約束地方各級官員。

第三,李衛在走私最為頻繁的地方——海寧縣長安鎮設置巡鹽千總,專門負責緝拿私鹽販子。

第四,控制產鹽地,官家將所產的食鹽全部購買,然後再分銷給各商戶,讓他們再轉手賣。

第五,降低食鹽價格,讓老百姓用得起食鹽。

李衛的這些措施狠狠打擊了猖獗的鹽販子,在浙江出現了食官鹽多食私鹽少的局面。遺憾的是,李衛調離浙江後,私鹽業又猖獗了起來。

雍正實行攤丁入畝改革的時候,在浙江省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如果沒有李衛的強力推行,不可能進展得這麽順利。李衛在浙江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事情,他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最讓人膾炙人口的事情是活捉了大俠甘鳳池,甘鳳池是武俠小說中飛檐走壁的高手。其實,這甘鳳池根本稱不上大俠,李衛把他抓住後,還沒有用刑,他就把同黨全部都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