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揭秘雍正的雙面性格與家庭生活(第4/6頁)

雍正深知做一個皇帝不容易,所以鑄造了“為君難”寶印,深知當皇帝不容易,皇帝一舉一動都關系到整個國家,比大臣們更應該謹慎。一個皇帝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廣開言路,如果臣下有非常荒謬的建議,也不能懲罰,因為這樣一來就沒人敢提建議了。

所以,為君之道既要從諫如流,又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原則。

雍正的家庭生活

我們先來說說雍正跟母親的關系,根據正史的記載,雍正跟母親的關系很和諧。

據說烏雅氏生病後,雍正放下政務,親自到永和宮裏去照顧母親。正史記載,這段時間雍正親自為母親熬湯煎藥,晝夜不離母親左右,直到母親去世。母親去世後,雍正悲痛得腸子都快斷了,望著母親的遺體,雍正哭號震天,茶飯不思。喪禮極其隆重,雍正極其痛苦。這幅畫面對了解歷史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們稱之為孝子圖。

十個孝子九個假,所以我們不能相信正史的記載。皇太後死去不久,社會上就有傳言說她是被雍正逼死的,起因是她想看望被囚禁的十四子允禵,雍正不允許。最後,太後就在鐵柱上撞死了。雍正認為這種傳言是塞思黑和阿齊那傳出去的,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懲治。

此外,雍正還對逼母傳言作出了辯解,而且自認為辯解得無懈可擊,極為高明:一、太後本身就有病,是痰疾,加上康熙死後,悲痛交加無以釋懷,最後舊病復發而死;二、太後天性仁愛慈祥,言下之意是像這樣的人怎麽可能作出撞柱自殺的事;三、康熙生前就很看不起允禵,絕對沒有將皇位傳給他的意思,太後對允禵也很不喜歡,曾經對人說過:“我只知道皇帝是我親生兒子,允禵在我心中跟眾阿哥一樣,沒有格外更親之處。”允禵想要拜見太後,太後都不答應,更別提太後會主動要見他……

讓我們奇怪的是,雍正的辯解是在六年後和曾靜對簿公堂時說的,太後死的時候,雍正絲毫沒有公布她有痰疾,到底有沒有痰疾沒人知道。雍正雖然表現得很像一個孝子,但事實上太後對於他的“孝道”好像非常冷淡,好像知道這個人在演戲一樣。對於雍正登基,太後的反應是:“這事我沒想到,連做夢都沒想到。”說明雍正即位,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大冷門。

新皇帝即位後,生母一般都要舉行典禮,尊為皇太後,並上徽號、表文、冊文、金寶。烏雅氏開始堅決不接受“仁壽皇太後”的尊號,在雍正和大臣們堅決要求下才回答說:“知道了。”但她還是不願意舉行典禮,並借口說康熙的梓宮還沒有移送景陵,舉行典禮不適合。後來,康熙移送景陵後,雍正也沒有再提起這事。還有一件事非常蹊蹺,雍正即位後,讓太後從永和宮搬到皇太後居住的永壽宮,但是烏雅氏堅決不搬。這兩件事情有些奇怪,似乎雍正當上皇帝後,烏雅氏持一種消極不合作的姿態,好像不願正視雍正當皇帝一樣。

喪禮之隆重也有些反常,雍正聲稱自己悲痛欲絕,有一天哭過幾十次的記錄,雍正還表示要素服齋戒三十三個月,盡三年諒陰之禮。做得如此過頭反而讓人懷疑他是在演戲給世人看。當年夏天,天氣炎熱,雍正不顧自己身上的畏暑症,也不理臣下的勸阻,堅持每天要到母親的梓宮前祭奠。可是,在母親逝世三周年時,雍正卻借口身體不舒服,沒去母親陵前祭掃。這是非常奇怪的,中國古代最重禮節了,尤其注重對亡者的禮節。母親逝世三周年大禮都不去,很容易被人譏諷為不孝,但雍正對此不在乎,似乎有風平浪靜之後高枕無憂的感覺。

考慮到雍正對兄弟們的所作所為,烏雅氏自殺的可能性很大。

我們再來看看雍正的後宮生活,雍正這個人是個不知疲倦的作秀的天才,他非常在乎自己在世人和後人眼中的形象,所以竭力給世人留下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形象,他最怕的就是給人留下好色皇帝的形象。所以,他當皇帝後,沒有擴充後宮,後妃基本上是以前王府中福晉、格格升過來的。

皇帝的婚姻多是政治聯姻,順治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幾任皇後都是孝莊為他挑選的,順治一個都不喜歡。康熙也是這樣的,不過還好他和皇後之間產生了愛情。雍正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子,一般來說,皇子的婚姻與政治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譬如,雍正和年貴妃的婚姻就是實打實的政治聯姻。

年氏是年羹堯的妹妹,雍正娶年氏的時候年羹堯的地位還不是很突出,所以一開始,政治聯姻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年羹堯變成了封疆大吏,雍正還只是一個皇子,所以他竭力拉攏年羹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