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以退為進(第3/4頁)

在立誰為太子問題上,明成祖一直猶豫不決,始終下不了決心立他並不喜歡的長子朱高熾為太子,當時的內閣首輔解縉曾經力主立朱高熾為太子,當時就說過:“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成祖不語。解縉又說:“好聖孫!”意指朱瞻基,成祖這才頜首,下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因此,朱高熾能當上太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兒子朱瞻基深得明成祖的喜愛。

現在楊士奇提到這件事,讓明成祖動了心,雖然他不喜歡太子朱高熾,偏愛二皇子朱高煦,但是,明成祖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喜愛卻絲毫不亞於對朱高煦,如果改立朱高煦為太子,則明成祖非常寵愛的長孫子朱瞻基以後就當不了皇帝了。因此,明成祖必須要從這兩人中選擇一人。

明成祖很是猶豫,擡眼掃了一圈台下這班文成武將,武將力挺二皇子朱高煦,而文臣則擁戴長孫朱瞻基,而這兩人都深得自己的寵愛,這可如何是好。正猶豫不決之際,一眼望見楊秋池,還有他沒表態,便隨口問道:“楊愛卿,你的意見呢?”

此刻,楊秋池心裏正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知道,現在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到了決定自己生死存亡的時刻,明成祖在這叉路口的不同選擇,將直接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如果明成祖選擇維持朱高熾的太子位置,同時追加朱瞻基為皇太孫,那自己脖頸上這顆人頭基本就穩固了,自己的前途也就一片光明;如果明成祖選擇廢掉太子,改立那個聲稱即位之後就要滅自己九族的二皇子朱高煦為太子,那自己一家老小的人頭落地那是指日可待的了。

決不能讓第二種情況發生!不惜一切代價!

此刻,聽明成祖問起自己的看法,楊秋池已經沒有選擇,必須賭一把,不成功,便成仁。

楊秋池邁步出列,躬身道:“萬歲,微臣有一事稟報,這件事與立誰為儲君,關系重大,微臣需要單獨向萬歲稟報。”

紀綱疑惑地盯著楊秋池,不知道他在搞什麽鬼,也不知道他要稟報什麽。

明成祖也有些意外,不過,明成祖知道,楊秋池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副使已經將近半年了,在京城裏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情報網絡,或許發現了什麽重要情況。微一點頭,說道:“立儲之事今日暫時不定,楊愛卿留下,其余愛卿散了吧。”

眾官跪下磕頭後,倒退到文淵閣門口,這才轉身走了。

明成祖道:“好了,楊愛卿,有什麽事情你說吧。”

楊秋池看了看明成祖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們,輕輕咳嗽了一聲。

明成祖見楊秋池如此謹慎,更是意外,擺了擺手,身後的太監宮女們躬身退了出去,只留下李公公。

楊秋池躬身道:“微臣以為,為維護大明江山社稷穩定,當改立二皇子為太子。”

明成祖有些哭笑不得:“你……你剛才直說不就行了嗎?搞得這麽神秘,我還當真有什麽大事呢。”

楊秋池微微搖頭:“微臣主張立二皇子為太子的原因,與他們不一樣。”

“哦?”明成祖有些好奇,“你能想出什麽新鮮的原因來嗎?”

楊秋池上前一步,撩衣袍跪倒道:“微臣的理由太過驚駭,兼有抗旨之嫌,故微臣不敢擅言。”

明成祖眉頭一皺,盯著楊秋池:“這件事與紀愛卿有關?”

“是!”

“那就不要說了。朕已經說過……”

“萬歲!這件事如果不及早防備,恐有前唐玄武門之變之憂!甚至皇上的靖難之役會在皇子皇孫身上重演!”

明成祖眉頭鎖得更緊了,盯著楊秋池看了半晌:“你是說這件事與高煦也有關?”三個兒子爭奪太子之位的事情,明成祖比誰都清楚,三皇子朱高燧被雲露打傻了,退出了競爭,要說玄武門之變,那就只有二皇子朱高煦了。

“皇上英明!”楊秋池磕頭道。

既然涉及到這個問題,那果然與立誰為儲君有關。明成祖沉思了半晌,這才說道:“好,你說吧。”

“臣不敢。”楊秋池眼見明成祖的胃口已經被吊了起來,先將自身保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果然,明成祖哼了一聲,這才道:“好罷,既然這件事涉及立儲之事,間或與紀愛卿有關,這樣吧,你只說與高煦有關的事情。朕就恕你無罪。”明成祖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不想給楊秋池空子鉆。

“謝主隆恩!”楊秋池磕頭。

“起來說話。”

“是,謝皇上。”楊秋池站起身,躬身續道:“微臣之所以主張為了維護大明江山社稷穩定,當立二皇子朱高煦為太子,因為如果不如此,則朱高煦會發動政變,威脅太子甚至聖上安全。那時候玄武門刀兵之變還是輕的,嚴重的話,恐怕大明江山會重新陷入無盡的刀兵之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