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牌坊(第2/2頁)

“在下李植,見過山長。”

“在下江東之……”

“在下羊可立……”

大學堂的山長張子謙是一個遼陽本地的老進士,任過三任知縣,兩任知府,後來在三品參政的位子上自請致仕,現在已經七十余歲,須發皓然,看起來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當然,手腕也是有的,這樣的老前輩在遼陽也有十幾位,但多半貪鄙無行,或是自私自利,要麽就是目光短淺,食古不化,當初能就惟功所請,出任大學堂山長,張子謙也是頗受到士林的非難和壓力,好在時光匆匆而過,當初的質疑聲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張山長也成為遼陽乃至全遼東有名的士林領袖了。

看著眼前這三位中年人,張子謙看似微笑,其實心中也是叫苦不叠。

怎麽把這三人給招惹來了?

現在李植等人的名聲還沒有後世那麽臭,畢竟張居正現在尚且還沒有平反,而就當世人來說,張居正的成績還沒有後世大明一團爛汙的時候被後人看的那麽高,而種種毛病,比如擅權,比如太重享樂,比如在科場中舞弊不公等等,成績看的少,毛病看的多,李植等人博擊彈劾,並沒有太大問題。

現在的麻煩在於,這三人其實是得罪了當朝首輔相國而被一一黜落的!

這三人是晉黨一手栽培出來,而因為現在的晉黨沒有主心骨面臨衰落期,三人現在叛黨而出,所以也不容於晉黨。

兩湖人士因為他們彈劾張居正的關系,又使得這三人不容於湖黨。

朝中各黨,幾乎沒有人待見他們,一日之間為京堂,被貶落之後,終生沒有機會返回朝堂,這樣的人不多,但這三個倒黴蛋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延攬這樣的三位進遼陽大學堂,固然他們的學識肯定夠了,而且也是一時名士,但老山長確實下不了這樣的決斷……太冒險了一些。

“嗯,三位肯來我們遼陽大學堂,委實是本學堂的光彩……”

“山長是不是說,但學堂廟小池淺,容不下我等?”

“這,這,話當然不可以這麽說……”

張子謙倒確實是在肚子裏準備了一些說辭,預備給這三個人打回票,當然,為了他們臉面上好看,會請他們講幾次學,然後再準備豐厚的程儀……這一點錢學校還是有的。

不過,李植這麽當面坦然說開,而且言語鄙俗,這實在是叫老山長有些預想不到,一時瞠目結舌,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老山長,我有一言,恕我交淺言深,要直說了。”

李植進來之前,腦海中已經有了預案,雖然未和江東之二人商量,但三人之中向來就是他智計最多,反應最快,在李植說話時,其余兩人根本就不曾出聲。

“請直言吧。”

張子謙無可奈何,只得首肯。

“近來錦衣衛在城中妄作非為,騷擾殘害地方,而招募的打手無賴,更是惡行累累,山長想來知道吧?”

“此事誰人不知?”

“那麽,”李植有些咄咄逼人的道:“為什麽學校毫無反應?”

“咦?”張子謙道:“學校要什麽反應?”

“山長,恐怕言不由衷吧?”

室內一時氣氛尷尬,張子謙到底還是性格溫潤的老名士,難堪了一會兒之後,便是坦然道:“倒是有不少教授和學生有些義憤,請學校上書朝廷,而我想學校是讀書的地方,這等事由朝廷和官府來料理最好,學校……”

“山長,你大錯特錯了!”

李植劈頭把山長的話打斷,語氣淩厲而果斷的道:“學校並不是世外桃源,山長你能就任,學校能到今日地步,離得開總兵官和遼陽鎮麽?總兵官大力扶植,花費重資,而當他危難受疑之時,上到山長教授,下到學生無一語抗上相助,將心比心,若是山長將如何?而今日城中大亂,連商人和普通百姓都上街拿捕錦衣衛的爪牙,學校固然清靜地,不能行武夫之事,而卻完全一無所動,不僅自外於總兵和遼陽鎮,連遼陽全城百姓也自外了,試問,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山長,教授,這樣的學生,以後在遼陽全體上下心裏是何形象和地位,而遼陽養這樣的學堂,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