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4章 宗祿舊難,戲院開張

皇親國戚,這個稱呼在百姓們心中代表著榮華富貴,代表著不受大明律法約束,代表著一切一切的特權。

可實際上,這些朱家的皇子皇孫並沒有那麽風光,皇帝兒子除太子外,其余諸子為藩王,這個的確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不過藩王的子嗣,除卻長子繼承藩王爵位之外,其余的都只會被封為郡王,而郡王除卻長子繼承之外,其余兒子會被封為鎮國將軍,以此類推,依次向下,然後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除卻藩王可以有封地,享受田租賦稅供應外,其余的都是和文武官員一樣,有定額的祿米支應。

自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王到現在,大明已經是將近二百年的江山,有兄弟的皇帝都要分封藩王,那些藩王還要繁衍子孫,而且當了皇帝反倒是子嗣不多,往往只有一兩個兒子,反倒是藩王、郡王、輔國將軍之類的,都是大生特生。

這二百余年來,不住的繁衍子嗣,不住的開枝散葉,到現在為止,已經形成了個很龐大的數字。

自建文帝削藩,成祖靖難奪位,對藩王宗室的防備卻是越來越嚴,每封到一地,則是嚴令不得離開此處,就算是出城都要當地的地方官準許,整日裏憋在城中,除卻胡作非為,也沒有什麽正經事可做了。

藩王、郡王還算權重,官府不敢有什麽觸犯,到輔國將軍以及之下的爵位,實在是算不得什麽了,那個還去理會。

天下間,文官俸祿,武將軍餉,都是經常被拖欠,何況是這宗室的祿米,從正統年開始,各地遠支宗室就開始貧困化。

沒有祿米,因為被勒束在城中不能外出,加上宗室身份,想要找個糊口的活計也是不能,無奈之下,只能是用種種手段求活。

老實的人就只能是在家挨餓,稍微有些心思的人,則是聚眾去官府門前求告,請官府發放積欠的祿米,弄的地方官難堪了,總歸是會撥下來點糊口的糧食。

可大明財政寬裕也就是在萬歷登基之後,張居正當政這十年間,中央和地方財政一向是緊張無比,官員們自己發財倒罷了,公務的銀錢一向是緊張的很,余地也是不大,盡管兵部尚書張學顏侃侃而談宗祿是財政的負擔,但朝廷其實不必支出這筆錢,而是由地方上自行籌措發放。

朝廷這般推諉,地方上辦事也不會用心,索性是扯皮拖欠了起來,不過是一些破落宗室,誰會理睬。

當這個衙門門前求告哭求都用處不大的時候,宗室們的行為開始極端化了,有的人不顧大明律的禁令,偷跑出城去往京師告狀,但拖欠祿米地方上會有各種原因,可違禁出城,卻是大罪,一般都是幽禁,那可就生不如死了。

所以更多的宗室所做,則是去搶掠官府,搶掠官糧……

本以為宗室攻打官府,是第一等大事,卻沒想到是這般的緣由,王通平日裏對這方面關心不多,聽楊思塵娓娓道來,真有些目瞪口呆。

“封地在大同府的代王一系,鬧的最是厲害,他們那一支曾有大會,由壯健者為首,聚眾劫掠軍糧官糧,武宗年派太監查辦,可也無可奈何,說是在搶糧之前,居然有活活餓死病死的,大同知府號稱是喜憂參半,坐在這個位置上有邊貿之利,宦囊不愁,可大同軍鎮,萬事由總兵節制,很難事事順心,還有一樁難處,就是宗室經常會圍攻府衙,甚至會毆打知府,做官是為了尊榮富貴,誰能受得了這個!”

王通搖搖頭,頓了下開口問道:

“宗室鬧糧圍攻官府並不是什麽稀罕事情?”

楊思塵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圍攻官府算不得什麽,地方官往往在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會上告,在世宗肅皇帝二十五年,大同有宗室勾結韃靼人入寇,要開門迎韃虜入城,這才是真正駭人聽聞之事,估計這次山西那邊又有消息過來,可能是地方官不堪其擾了。”

聽到楊思塵從頭至尾詳細解釋,王通只覺得匪夷所思,宗室宗室,都是大明皇朝朱家的血脈,居然活的這般落魄,居然要勾結韃虜攻打軍鎮,王通琢磨了琢磨,把手中的文卷在桌上拍打了拍打,笑著說道:

“原本以為可以借著查案的苗頭去,看來要換個說法了。”

……

照例,比錦衣衛的消息玩幾天,太原府知府和大同府知府以及山西布政使司衙門各自上奏,說各支宗室圍攻衙門,在地方橫行不法,搶掠官糧軍糧,請朝廷懲治。

自家宗族照顧不好,朝廷也不願意對外宣揚,實在是丟人的差事,都要低調蒙混過去便是,從前小皇帝自己不做主,如今卻要自己操心,這等煩心事,總要找個人來商議,王通自然就是當然的人選。

“陛下,臣也是第一次聽說此事,錦衣衛那邊有呈報,陛下這邊也是看到了,山西宗室也是上疏,說地方上克扣祿米,導致全家貧寒凍餓,地方上則是上疏說宗室橫行不法,為禍地方,雙方各執一詞,誰是誰非,臣想過去看看再做判斷,到時候再給陛下上奏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