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2/2頁)

其余各處,遼鎮如果設行省,外敵目前是個被肅清的狀態,三個總兵足以應付大部分的事情,保持目前這個狀態就是最好。

至於其余的各個邊鎮,各處的騎兵留下,步卒裁撤,每一邊放置虎威軍一個團,然後以這個團為基準擴編為三個團,作為該鎮主力,騎兵作為輔助。

至於那幾萬、十幾萬的步卒,並不是讓他們就地散夥回鄉,而是承認他們為所屬兵將的家奴仆從,這並不是兵為將有,造成軍閥,實際上現如今大明各個軍鎮的軍戶和兵丁本就是軍將們的仆從,甚至是奴隸,為軍將們勞作,給他們出力,軍將驅使兵卒如同牛馬,但卻從來不去練兵。

不明確這個主仆關系,軍戶們心中怨憤,軍將們也覺得左右是大明的軍戶,我也不必愛惜,用殘了用死了都不幹我事,明確了之後,大家好歹還有個分寸。

這麽做也是有安撫軍將們的打算,裁撤軍鎮,他們損失最大,也只有用田宅和奴仆來安撫了。

三個團不過五千人,但如果配齊了火炮,裝備齊全,足可以抵得住幾倍於他們騎兵的沖擊,何況是草原上那等沒什麽裝備的牧民騎兵,邊鎮和邊鎮之間都是相鄰,彼此呼應支援也是方便。

再就是給歸化城、多倫以及遼鎮邊墻外的各個商行護衛隊,墾殖農莊的鄉勇護衛以團練等特殊地位,承認他們的武力是一種職業,這個職業可以帶來免稅等等的好處,但沒有這個職業,立刻和平民無異。

歸化城、多倫、遼鎮邊墻外,實際上是大明九邊外部的幾個要點,如果九邊告急,這幾個點都可以居高臨下的前往救援。

現在九邊每年耗費軍費過千萬兩,養著過百萬的兵馬,可各鎮真正能拿出來的還是家丁標兵,九邊加起來也才兩三萬的樣子,如果裁撤之後,九邊耗費不會超過三百萬,但能戰的兵馬反倒是會到十萬。

這一消一漲,好處自明,九邊這些新設的部隊都是直屬於禁軍,因為人數並不是那麽多,可以定期的輪換,避免出現現在的軍閥化傾向。

王通還提到,讓從前的邊鎮軍將成為在地的地主之後,賦稅不能減免,他們的親衛家兵朝廷要有調用的權力,這個政策今後可以作為例子,向大明的士紳們收稅。

密折中提到了向士紳收稅的話語,田義讀到這裏都是臉上變色,王通實在是太大膽了些,這等事居然也敢說。

奏折上說的明白,如果放任有功名的人不繳稅,清丈田畝的事情又不可能時時進行,如果繼續給他們免稅的優惠,按照目前這種隱沒、投獻的趨勢進行下去,大明能征收到的賦稅肯定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結果不問可知。

邊鎮改革還有賦稅之事說完,王通接下來說的卻是用人,即便是辭官之後說話可以放肆些,但這用人之事上也不該他開口。

不過王通所說的角度比較奇特,讀奏疏的和聽奏疏的都是愕然,王通所說的是,各處邊鎮改革,收取賦稅,還有開埠之類的事情,請萬歷皇帝多用內監,少用文官,田義讀到這段的時候感覺頗為古怪,他覺得這實在是荒唐,可出於自己的立場卻不能去反對,要不然在內廷不要做事了。

而且王通說的的確有道理,內監宦官能被派出去做事,往往已經是有了十年以上的實務辦差經驗,文官們科舉上來,幾年一換全是依靠師爺,能做的了什麽,而且內監宦官畢竟是萬歷皇帝的奴仆,文官們是皇帝的臣子,卻是內閣大佬和六部尚書的門生弟子,這做事傾向那裏,就是盡在不言中了。

王通還提到,進士讀書多年,四書五經上功夫深,可實務上就未必,倒是很多下面的舉人還有些做實事的能耐,而且對於按照規矩不可能升遷太高的他們來說,萬歷皇帝的提拔和任命就是恩賞,他們會牢記,不像是進士出身的人覺得理所應當。

天已經黑了,讀的人和聽的人都沒有吃飯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