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2/2頁)

盛宣懷拿過電報稿子細細的看了看,心中不由一驚。李鴻章這是要在離開北洋之前,給榮祿來個當頭悶棍啊。

自打沈從雲遼東朝鮮山東三地用兵,大開殺戒以後,沈從雲的頭頂上又多了頂帽子,“殺人魔王”的帽子。西方報紙對沈從雲不留日軍戰俘一事,表示出了強烈的憤慨,一時間吵鬧的沸沸揚揚的。

一貫以文明自居的西方媒體,稱沈從雲孽殺戰俘,以人頭記戰功的做法,是文明的倒退,是歷史的悲劇。

西方媒體聲討沈從雲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的時候,辜鴻銘辜老夫子跳了出來,連續三篇稿子發表在西方的報紙上。根據日本人的統計,沈從雲的軍隊在戰場上砍下的日本人腦袋,足足近五萬之數,其中半數為日本在朝鮮之僑民。

辜鴻銘問美國人,西部開發的時候,印第安人幾乎沒滅絕一事,該怎麽評價。問英國人,在非洲,在印度,在中國,他們的軍隊都做過一些什麽?問法國人,在越南,山西一城越南百姓的冤魂,該找誰算賬?至於俄國人,到底幹過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吧?想必大家都還記得海蘭泡事件吧?最後是叫的最兇的日本人,辜鴻銘就說了一句,“我旅順兩萬通報屍骨未寒!”

辜鴻銘不愧是在西方聞名的人物,寥寥幾篇文章一發表,頓時一片鴉雀無聲。

沈從雲在上海對此事不過一笑置之,甚至鄭觀應當面嘆息道:“當今日本,乃以沈從雲之名,止小兒夜啼。”

沈從雲笑稱:“日本人還真的提醒我了,朝鮮的日本僑民是該清理一下了,馬上電告余震,撤軍之前,把這事情辦了,我不希望看見他的轄區內,有一個日本人的影子。”

接下來的日子,沈從雲忙的連軸轉,抓各縣的西式學校的事情。安徽、江蘇、江西三省的巡撫,在這個問題上,是絕對不會,也不敢跟沈從雲對著幹的。

沈從雲花了點時間下去轉了一圈,各省巡撫和地方官員見了沈從雲,一個個都恭敬有加,非常之配合,要錢給錢,地方給地方,一個個的都巴不得沈從雲趕緊的回上海去呆著,別到處亂跑。

沒辦法啊,沈從雲現在是頂頭上司不說,手裏還攥著一支以兇殘聞名的軍隊,說是當今大清之最強軍,一點都不過分吧。真要說和沈從雲著幹了,誰知道這家夥能作出什麽事情來,明的不行,難道暗的還不行麽?

下去轉了一圈的效果,可謂是立杆見影,三省新學紛紛如雨後春順一般的冒了出來,沈從雲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新學督辦工作小組,每個月不定期到各縣去暗訪。這不,安徽宣宣州府對沈從雲奉旨興辦新學的事情陽奉陰違,沈從雲直接先動手把人給拿下了,然後才上奏朝廷,如此處置可謂氣焰囂張,偏偏朝廷還買這個帳。宣州知府許毅祥被查處貪墨的罪狀數十條,直接抄家了事。

沈從雲殺氣騰騰的做派,弄的三省官員在新學的事情上,表面上分外的上心,暗地裏安徽巡撫恩銘,用密折參了沈從雲一本。結果很奇怪,慈禧親自在恩銘的折子上批閱道:“值此多事知秋,如何不能以大局為重?當真昏聵!”

馬鞍山煉鋼廠的工地上一片忙碌,一幢一幢的廠房打下了地基,沈從雲親自督陣,下面自然不敢懈怠。

一幹護衛還是非常仔細的找了塊樹蔭,死活拽著沈從雲在樹蔭下呆著,沈從雲雖然覺得曬一曬太陽不是什麽壞事,還是沒有枉顧護衛們的忠心。

手搭涼棚看見歐陽全匆忙的身影過來時,沈從雲不覺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騷動。

“大人,李中堂急電。”歐陽全幾乎是一路小跑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