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歷史謎團中,嬰兒伸出的絕望雙手(第3/4頁)

與武昭儀八面玲瓏的做人處事相比,王皇後顯然要稚嫩許多,這和她的家庭背景有關。她的母親魏國夫人及舅舅中書令柳奭進宮時,見到六宮妃嬪的時候,也是昂首自傲不放在眼裏的。

王皇後的孤傲性格,給武昭儀創造了絕好的機會。王皇後越采取收勢,就越能激發武昭儀內心的鬥志。見到王皇後不喜歡誰、懲罰誰,她就跑過去拉攏誰、安慰誰、收買誰。因此王皇後身邊的很多人都成了她布下的眼線,對王皇後實行全天候監控。王皇後的一舉一動,武昭儀都能做到了如指掌,然後她再將收集到的不利於王皇後的話轉告給高宗皇帝,因此高宗也就對王皇後越發生厭。

想扳倒王皇後,這種小打小敲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保險起見,武昭儀一咬牙使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招,對王皇後實行致命一擊。當然她使的並不是一般武器,而是人肉炸彈,一個來到這個世界沒有多少天的女嬰成了最終的犧牲品。

3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三月,已晉升為昭儀的武則天,突然打破了一向所持的對外廷政治保持沉默的態度,提出了一項建議,要求追贈武德功臣屈突通等13人,其中就包括她的父親武士彟。

武則天這麽做,無非是擡高武氏家族的地位。這一次追贈,是武則天第一次在政治上表現自己,采取攻勢,她開始表現出一種與王皇後及長孫無忌等不同的色彩。她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僅僅追隨於長孫無忌的權力路線之後。

她很快就將用一場更為極端的表演,拉開自己的反攻序幕。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昭儀生下了一個女孩,高宗皇帝很是喜歡。而這個小女孩在這個世界只是做了一個短暫的停留,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使命就是為了成全母親的一段陰謀。生下來就是粉團一般可愛的天使,父親高宗李治和母親武昭儀都將其視為掌上明珠。作為女人,除了天生冷血,不然又怎會將自己的孩子送上權力的祭壇?

為了那個不可告人的計劃能夠得以順利實施,武昭儀開始加緊創造條件,不到最後一刻,她都不會放松警惕。每天她都會派宮女到中宮皇後處問安,邀請王皇後來翠微宮。

面對蕭淑妃被踢出局的現實,王皇後在驚慌之余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應對。畢竟是皇帝寵幸的女人,又加上人家接二連三地為皇家生下皇子和公主。

來而不往非禮也,王皇後也有事沒事地來翠微宮串門。畢竟,王皇後還幻想著能夠籠絡武昭儀,從她那裏分得一些君王的承恩雨露。每次來,王皇後都要逗逗繈褓中的小公主。肥嘟嘟的孩子也太可愛了,見了王皇後就咯咯地笑個不停,手舞足蹈,仿佛和王皇後有緣似的。

這一天,王皇後像往常一樣用過早膳後就開始串門。她如往常一樣,輕快地來到了翠微宮。武昭儀剛好不在,宮女還是將王皇後引進內室。一切都如同平常一樣,王皇後徑直走進了育兒室。育兒室沒有人,小公主一個人不哭不鬧,正在有滋有味地吮吸手指頭。

王皇後抱起小公主。沒有孩子的王皇後並不缺乏母愛,抱著別人的孩子雖有幾分酸楚但更多的是發自女人天性的疼愛。

逗了一會兒孩子,王皇後覺得有點索然,看望的畢竟是情敵所生的孩子,她怎麽可能有什麽實在的興趣呢?所以很快她就轉身離開了。

因為這樁歷史公案,發生在武昭儀向皇後之位發起沖擊的過程中,而武昭儀又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好處,所以許多人認為這是她制造的一起陰謀。種種版本,莫衷一是。在一片歷史煙雲之中,我們仿佛只能看見孩子伸出的絕望雙手。

案發現場並無一人在場,歷史的謎團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綜合各種因素可以歸納出三個不同的版本。

第一個版本,也是唐高宗心目中想象的,王皇後殺了小公主。

第二個版本,就是《唐會要》的記載,小公主不知道怎麽死的,可能是自然死亡,然後武昭儀就不失時機地利用了這次死亡事件。

第三個版本就是《新唐書》所說的版本,武昭儀直接制造了這個事件,她親手殺死了小公主,然後嫁禍於王皇後。

總之,安定公主之死是個不爭的事實,而這個事實確曾被武昭儀利用來打擊了對手王皇後。我們大致可以還原當時的情景。

王皇後轉身離開翠微宮之際,武昭儀剛從外面回來,她獨自一人悄悄地進了育兒室。嬰兒床上,小公主正在安詳睡著。看著孩子可愛的睡態,武昭儀心裏忐忑亂跳,血液好像在胸腔裏沸騰。她狠了狠心,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於雙手之上,五爪弩張,漸漸逼近了親生女兒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