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第2/6頁)

在營建中都時,劉基曾持反對的論調,以為“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8]八年四月罷營中都。[9]

洪武十一年(1378)以南京為京師。[10]太祖對於建都問題已經躊躇了十年,到這時才決定。可是為了控制北邊,仍時時有遷都的雄心。選定的地點仍是長安、洛陽和北平。當時獻議遷都長安的有胡子祺:

洪武三年以文學選為禦史,上書請都關中。帝稱善,遣太子巡視陜西。後以太子薨,不果。[11]

他的理由是:

天下形勝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控制西北,堯嘗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蔔之,周、漢遷之,然嵩、邙非有崤函、終南之阻,澗、瀍、伊、洛非有涇、渭、灞浐之雄。夫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莫關中若也。[12]

皇太子巡視陜西在洪武二十四年。則太祖在十一年定都南京以後仍有都長安之意。皇太子巡視的結果,主張定都洛陽:

太祖以江南地薄,頗有遷都之意。八月命皇太子往視關、洛。皇太子志欲定都洛陽,歸而獻地圖。明年四月以疾薨。[13]

鄭曉記此事始末,指出遷都的用意在控制西北:

國朝定鼎金陵,本興王之地。然江南形勢終不能控制西北,故高皇時已有都汴、都關中之意,以東宮薨而中止。[14]

《明史》記:

太子還,獻陜西地圖,遂病。病中上言經略建都事。[15]

是則假使太子不早死,也許在洪武時已遷都到洛陽或長安了。又議建都北平:

逮平陜西,欲置都關中。後以西北重地非自將不可,議建都於燕,以鮑頻力諫而止。[16]

何孟春記鮑頻諫都北平事說:

太祖平一天下,有北都意。嘗禦謹身殿親策問延臣曰:“北平建都可以控制邊塞,比南京何如?”修撰鮑頻對曰:“元主起自沙漠,立國在燕今百年,地氣天運已盡,不可因也。南京興王之地,宮殿已完,不必改圖。傳曰:‘在德不在險也。’”[17]

明太祖晚年之想遷都,次要的原因是南京新宮風水不好。顧炎武記:

南京新宮吳元年作。初大內填燕尾湖為之,地勢中下南高而北卑。高皇帝後悔之。二十五年祭光祿寺灶神文曰:“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維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18]

由此看來,從洪武初年到二十四年這一時期中,明太祖雖然以南京作國都,可是為了控制北邊的關系,仍時時有遷都的企圖。遷都到北邊最大的困難是漕運艱難,北邊磽瘠,如一遷都,則人口必驟然增加,本地的糧食不能自給,必須仰給東南,煩費不資。次之重新創建城地宮闕,財力和人力耗費過多。懿文太子死後,這老皇帝失去勇氣,就從此不再談遷都了。

三 封建諸王

洪武二年四月編《祖訓錄》,定封建諸王之制。[19]在沿邊要塞,均置王國:

明興,高皇帝以宋為懲,內域削弱,邊圉勿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閏位。於是大封諸子,連亙邊陲。北平天險,為元故都,以王燕。東歷漁陽、盧龍、出喜峰,包大寧,控塞葆山戎,以王寧。東渡榆關,跨遼東,西並海被朝鮮,聯開原,交市東北諸夷,以王遼。西按古北口,瀕於雍河,中更上谷、雲中,鞏居庸,蔽雁門,以王谷代。雁門之南,太原其都會也,表裏河山,以王晉。逾河而西,歷延、慶、韋、靈,又逾河北,保寧夏,倚賀蘭,以王慶。兼殽、隴之險,周、秦都圻之地,牧坰之野,直走金城,以王秦。西渡河領張掖、酒泉諸郡,西扃嘉峪,護西域諸國,以王肅。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陿,控要害,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20]

在內地則有:

周、齊、楚、潭、魯、蜀諸王,護衛精兵萬六千余人,牧馬數千匹,亦皆部兵耀武,並列內郡。[21]

洪武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府設三護衛。[22]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萬九千人。[23]王國中央所派守鎮兵亦得歸王調遣:

凡王國有守鎮兵,有護衛兵。其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其護衛兵從王調遣。如本國是險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鎮兵、護衛兵並從王調遣。[24]

守鎮兵之調發,除禦寶文書外並須得王令旨方得發兵:

凡朝廷調兵須有禦寶文書與王,並有禦寶文書與守鎮官。守鎮官既得禦寶文書,又得王令旨,方許發兵。無王令旨,不得發兵。[25]

扼邊諸王尤險要者,兵力尤厚。如寧王所部至“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26]洪武十年又以羽林等衛軍益秦、晉、燕三府護衛。[27]時蒙古人猶圖恢復,屢屢南犯。於是徐達、馮勝、傅友德諸大將數奉命往北平、山西、陜西諸地屯田練兵,為備邊之計。又詔諸王近塞者每歲秋勒兵巡邊,[28]遠涉不毛,校獵而還,謂之肅清沙漠。[29]諸王封並塞居者皆預軍務,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皆受節制。[30]洪武二十六年三月詔二王軍務大者始以聞,[31]由此軍中事皆得專決。一方面又預防後人懦弱,政權有落於權臣和異姓人之手的危險,特授諸王以幹涉中央政事之權。諸王有權移文中央索取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