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確認身份(第2/2頁)

所以,梅家這個案子,史知縣是需要親自審問的。

知縣升堂判事動靜不小,梅家的這個案子又關系到婦人貞節和梅家的名聲,不能不慎重。所以,他就將審訊地點設在公堂旁邊的耳房裏,除了他和兩個女牢子外,就只剩周楠這個負責破案的第一責任人充當記錄員,記錄案件和相關處置結果。畢竟,梅家是正式報了案的,公務上的程序也需要走完。

一開始正式問案,素姐倒是幹脆,一五一十就將自己如何失蹤的事情講了。

原來,素姐既不是被人綁架,也不是和人私奔,而是臨時起意,激情離家出走的。素姐自從十年前丈夫去世之後,就一直寡居梅家,謹守婦道,不出閣樓一步。

失蹤那日,她正在門口小碼頭洗衣,突然有一葉扁舟從樓下經過,有輕柔的歌聲傳來,唱的正是維摩吉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心中一動,擡頭看去,正是城中的書生以船載著歌女悠遊於水上。

素姐突然記起了自己早年在教坊司的日子,那個時候她還是個清倌人,又有幾分顏色,當真是溫婉可人,倒是結識了不少京城的青年才俊。可現在的自己,在樓裏一住就是十年,大好容顏難道就要和草木同朽了嗎?

再看看四周,這重重大院簡直就是一座囚牢,加上婆婆的虐待,這樣的日子過得還有什麽意味。

她頓時就起了離開安東的心,當下就將盆一扔,上了一條路過的小船,一路行到淮安。因為戶籍、路引的關系,京城暫時也回不去,加上又面臨一個生計問題。於是,她就摘了頭上的釵兒,退下腕口的玉鐲,換了十兩銀子,租了條船,收留了幾個難民婦人,做起了掌櫃的。反正她是教坊司出身,對風月行當也不陌生。

想的是攢夠了錢,走個路子弄到路引好回京城老家,誰料開業沒幾日就被周楠給抓住了。

聽道她敘述,耳房裏的人都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堂堂梅家媳婦竟然去做老鴇,連臉面都不要了……這這這,真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剛錄完口供,那頭梅家已經來人了。早在船靠岸的時候,史知縣就命一個師爺先去梅家報信,大概將事情經過敘述了一遍。說是梅少奶奶大約是找著了,不敢確定,派個人過來認認,若是就帶回家去。另外,此事案情曲折,其中頗有尷尬之處,不宜聲張。

剛進耳房坐下沒片刻,一個衙役就引了個女子和一個婆子進來。

那女子頭上戴著紗籠,不用問,就是梅家的梅二小姐。一個婦人離家這麽長時間,誰知道在外面遇到了什麽事,又聽到那師爺帶去的信,他們大約也是意識到什麽,只讓梅二小姐一個人悄悄從側門進了縣衙。

一看到素姐,梅二小姐就低呼一聲,一把抱住。紅著眼圈道:“嫂嫂,是你嗎,這些天你究竟去哪裏了,叫家裏人好生掛念。你沒事吧?”說著,就伸出手來在她身上不住摸索。

素姐卻冷淡地推開梅二小姐:“二姑娘,我沒事,好得很,不勞掛念。”

見此情形,周楠和史知縣同時松了一口氣。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確定了素姐就是梅家失蹤的媳婦,這個案子算是破了。

梅二小姐這個富家女本就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看到嫂嫂這拒人於千裏之外的表情,突然想起先前縣衙師爺所說的事。頓時惱了,沉著臉說:“嫂嫂這又何必,自從大哥去世以後,家裏人待你可不薄,日常衣食可短少了你的?你不念咱們家的恩情要逃也就罷了,偏生還做出那種醜事,咱們梅家的聲譽可都被你敗壞光了。”

“敗壞光了又如何,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投之以仇怨,報之睚眥就不可以嗎?”素姐依舊冷冷地說。

梅二小姐頓時惱了:“嫂嫂,你可得把話說清楚了,什麽仇什麽怨。”

“這要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說嗎,平日間婆婆如何對我,難道二姑娘是聾子瞎子,沒聽見沒看到?自從入了梅家的門,自從你大哥去世之後,我吃的苦你就不清楚?”素姐突然咯咯地笑起來,轉眼看著正在記錄的周楠:“大大,張郎,你昨天可是看到的,我臍下三分是不是有一塊傷疤。當時,你愛惜了半天,說什麽‘多情尋春喜見梅’還說點綴在一片雪肌之上甚是美艷,我見尤憐惜。你卻不知道,那是前年冬季我因為惡了婆婆被她用火炭燙出來的。”

“啊!”屋中眾人都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氣,這臍下三分是什麽地方。那可是一個婦人最最隱私之處,周楠竟然看得全了。這這這,這消息也太勁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