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只能如此了(求推薦票)(第2/3頁)

嚴嵩被王若虛這一彈劾,真是畢了狗了。合轍我不碰府中的女子還錯了,老夫都快八十的人了,就算有賊心也有賊膽,可賊卻沒有了,真和年輕人一樣雨露均粘,那不是要老命嗎?於是,就把這個王大人送去吏部,趕出了紀律檢查官的隊伍。

聽他說完,周楠恍然大悟。大明朝言官的厲害他是知道的,更何況這個王若虛又是個變態人物。他這次來安東核查改田為桑,史知縣如何應付得下來?

不但史傑人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就連周楠也如有身受。

周楠現在的身家性命都安全依附在史知縣身上,如果史傑人因為欺瞞朝廷被罷官免職,自己這個典吏也當不成。接下來,就要面臨梅家瘋狂的報復。

梅家,梅家。一想起梅家,周楠就怒火攻心,道:“縣尊,事情既然已經如此,小的這就這手去辦,先選幾家大戶勒令他們將秧苗拔了,改種桑苗。若有反抗者,請縣尊發下拘牌,一一索拿。”對,第一個就拿梅員外開刀。

“混帳東西,你嫌事還不夠多嗎?本縣今日找你可不是叫人去抓人毀苗的。”史知縣呵斥道。

開玩笑,這次要想應付上頭的檢查,得縣中士紳一體同心欺瞞。真若激怒了士紳們,人家直接在王主事那裏告刁狀,把事情捅上去,他史傑人可就完了:“本官也是糊塗,聽信了你的瘋言,上了這個改田為桑的折子。”

周楠聽得想翻白眼,好你個史傑人,當初之所以要這麽幹,還不是想揣摩上意,想升官財。不然,你為什麽不直接拒絕我的提議,現在卻要怨天尤人,好沒道理。

當然這話自然不能史知縣講,周楠想了想,問:“縣尊,這個王主事來安東幾日?”

史知縣:“三日,按照王若虛的行程,他在徐州另有要務,經行安東,不克久留。”

“這就好辦了,三天時間不長,咱們只需找些事來讓他沒工夫去查就行。”周楠笑道:“縣尊勿慮,卑職已有計較。王主事不是要看桑苗嗎?咱們先搞幾百畝地做做樣子,引他過去看上一眼。然後,就領著他飲酒做樂,遊戲山水,只需熬過這三日就好。另外,這三日期間,不但王大人,就連他的隨從咱們也要派出專門的人員盯著,不能叫他們隨意亂走。”

“這個法子……倒可是試試,真能瞞得過去?”史知縣還是擔心:“不過,接待王主事一行人的事情還得準備。聽人說王若虛大人乃是福建人士,當年也是有名的風流人物,詩詞了得。周楠你詩詞也是寫得極好的,本官今日來你這裏,就是想讓你負責應酬。”

周楠這才明白史知縣方才問那首《臨江仙》是否是他所作的緣故,原來是讓他負責陪同王主事。畢竟,明朝官員都是書生出身,平時官場應酬免不了要詩酒唱和,他既有這方面的特長,正好物盡其用。

當即就非常幹脆地應道:“縣尊放心,此事就交給卑職去辦。”

很快,戶房的師爺就送過來這次接待王主事的活動經費,通共五兩銀子。

周楠一看手頭可憐巴巴的幾粒散碎銀子楞了半天,氣得想罵娘。這才四千多塊錢,就想將一個中央的司局級官員接待得妥帖,開什麽玩笑?

他本打算通過這次盛大的接待任務弄點灰色收入,現在好了,不但油水一點也無,只怕自己還有貼進去一點。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如果辦砸了差事,大夥兒豈不是要一起完蛋?這個史知縣還真是讓人無法可說。

不過,仔細一想,史傑人還真是沒錢的人。他一年也就二三十兩銀子的俸祿,又要養活衙門裏的幾十百把號人馬,就連辦公所需的每一張紙都需自掏腰包。其他時候還好,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使節,衙門裏也沒有收復,實在無奈。

管他呢,實在不行讓大戶湊一些好了,估計史知縣也是這個意思。

下來之後,周楠分別請了幾個大戶暢談改桑應付上級檢查一事,順便敲詐他們一些銀子。無奈縣中的大戶都知道這是鴻門宴,真去了,眼見著已經揚花的稻子都要被連根拔起。等到衙役上門去請的時候,要麽說主人家出遠門了,要麽直接派家丁打了出去。

弄到後來,一說去請他們進城,衙役們都求爹爹告奶說,周師爺你還是派別人去吧,等下小人請你吃酒賠罪。

淮安府乃是兩淮鹽場所在地,富豪、大人物車載鬥量,地方勢力誰背後沒有站著幾個朝中大老,卻是不好惹。

周楠心中郁悶,就帶著幾個手狠的衙役去了城中幾家商鋪,巧立收費名目,忙了一日,收獲頗豐。共得棉布一匹、麻一百斤、草席二十卷、臭鹹魚幹兩車、在縣學門口隨地大小便侮辱名教的山羊兩頭,換得白銀五兩,總算湊夠了接待王主事的一應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