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有兩個選擇(第2/3頁)

“好多了。”唐順之滿面春風,看起來精神非常好:“你的湯汁自然是極好的,多虧得你。對了,老夫已經得了朝廷恩旨,要調任別處。行轅馬上就要解散了,行轅各人都要盡數散去,你也不例外。”

“這就散了……”周楠有點口吃,在他印象中,明朝對倭戰役還有繼續打好多年。這就是一場治安戰,不是三五年就能解決的。也因為這場戰火,鍛煉出戚龍俞虎這樣的大軍事家。

唐順之因為有自己的出現,應該能夠活許多年。有他在,隨著嚴嵩這個大靠山的倒台,總督胡宗憲總指揮的位置自然要讓給唐應德。

跟隨在他身邊,將來升官發財的機會還能少了。三片沙之戰我雖然沒有參與,卻不能就此氣餒,機會有的是。

現在唐順之竟然撂挑子不幹了,我怎麽辦?

周楠心中好氣。

老唐,你不能這麽玩兒人啊!

周楠沒好氣地問:“不知撫台要去何處高就?”

唐順之:“南京戶部尚書。”

“去南京啊,恭喜撫台。”周楠有氣無力地拱手為賀。

唐順之現在是鳳陽巡撫,正三品。到南京做尚書,則是正二品,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高升。

可官場上一個人的權力大小很多時候和品級沒有任何關系,唐順之現在這個巡撫總督一方,封疆大吏,手上又掌握著軍隊和大筆軍餉,簡直就是一方諸侯。

南京戶部尚書上比得了嗎?

明朝實行兩京制度,除了北京的中央政府之外,南京另外有一套班子,也設有六部。

在南京任職六部的官員通常有三種情形。一是,政治鬥爭失敗,被政敵趕了過來,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比如後來的海瑞就是太討人嫌了,跪求你老去南京,別在京城叨逼;二是官員年紀大了,有資歷高,到南京養老,上調一個級別,混個部院級好榮歸故裏;三是用來鍛煉新人,讓他們先熟悉中央政府的運作。

老唐剛取得一場空前大捷就被派去南京,不用想是被人整了,動手的人應該是嚴嵩。

嚴嵩的得意門生胡宗憲可是名義上的抗倭總指揮,在任人上多年成果寥寥,你唐順之一出手就斬首一千多級,這不是喧賓奪主嗎?

現在局面一片大好,正是摘桃子的時候,唐巡撫你還是去南京吧!

這事說不好徐階也從中使了力。

正好借封賞表彰唐順之的機會,讓他去南京當尚書,投閑置散。

唐順之如果走了,周楠可就是白忙一場了。

周楠叫道:“撫台,朝廷出了奸臣,欲要害唐公。”

事關自己前程就周楠將自己心中所想大著膽子說了出來:“此事是嚴首輔妒賢忌能,要剝奪你的軍權。”

唐順之一邊聽周楠說話,一邊皺著眉頭,最後斷然喝道:“住口,誹謗朝廷大員,調撥是非,聖賢書就是這麽教導你的嗎?周楠啊周楠,枉你也是有功名的秀才出身。在公門裏聽差一年,就被紅塵物欲迷失了本性?分明就是你想著攀附老夫欲要謀取個人功利,須瞞不得老夫。朝廷軍國大事,也是你能指手畫腳的?”

周楠心中氣惱,也管不了唐順之是什麽身份,就要出言反駁。

突然,唐順之嘆息一聲:“其實你是個什麽樣的人,老夫招你入幕也是知道的。世上也沒有道德完人,用人,當用人之所長,而不計其短。說起來,這次三片沙大捷出自你手,若有功不賞,人心何服?不過現在行轅已經解散,老夫就算有心提攜也不成了。方才本撫讓你留下就是有事要問你。”

“你是個精明能幹之人,老夫此去南京,正要聘請幕賓,你可願意隨我前去?”

“跟撫台去南京?”周楠大喜,那感情好啊!如此看來,唐順之也不算沒良心。

以唐順之的名望、品級,將來肯定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要這老爺子能夠活下去,等到嚴嵩一倒,說不定就會進京,將來入閣是肯定的。我做了他的幕僚,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正要沒口子地答應,唐順之又是一擺手:“你先別急著答應,我對你還有個安置,就是給你一個官職。你也是有事功的人,又為我出過力,老夫絕對不會叫你沒個下場。”

“做官,什麽官?”周楠呼吸急促起來,也顧不得讀書人的體面,忙問。

唐順之:“周楠,老夫覺得你還是隨我去南京的好。我手下正要使人,也缺你這種精通俗務的能吏幹才。咱們讀書人讀書為什麽,不外是修齊治平,你在地方上做個不入流的官吏又如何施展胸中抱負?對了,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可出自你手?”

說著,目光炯炯地看著周楠。

其實,周楠並不知道,唐順之是非常看重周楠的。首先,周楠獻上的出擊三片沙的軍事計劃讓他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之感,思路也變得清晰了。其次,周楠又有一手不錯的算術功夫,是個數據型實幹型的標準的事務官。而這種才能,卻是這個年代讀書人所不具備也不屑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