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淺言深(求推薦票)(第2/3頁)

這事周楠自覺幹得漂亮:“縣尊謬贊了。”

丁啟光:“你們安東縣沒有問府衙要流民安置款子嗎,從去年開始,朝廷就陸續撥下銀子讓淮安府賑濟災民,總數達三十萬兩之巨。”

周楠吃了一驚:“這麽多,沒見到款子啊!”

“也對,此事由府衙一手操辦。為避免銀子發到災民手裏,百姓得了錢都吃光用光,然後接著等靠要,宋知府上了個以工代賑的折子……事就這麽成了。”

原來,淮河年年泛濫,堤壩年年都要加高。因此,朝廷在淮安城中設了一個河道衙門,專門負責黃、淮水利。每年光水利款都需幾十上百萬兩,因此,河道和漕運乃是明朝兩個吃錢大戶,兩大衙門的主官也都是部院級官員高配。

河工可是一塊大肥肉,任何人都想咬上一口。

於是,宋知府就動了心,準備用以工代賑的借口從中漁利。

本來,你一個地方知府將手伸到河道上去,動了人家的蛋糕,那可是官場大忌,也會受到河道大員的強烈反對。可說來也怪,宋知府這折子一遞上去,朝廷竟然準了。

這事從頭到尾都透著蹊蹺。

聽丁啟光說完,周楠不解:“縣尊你同我說這些做甚?”

丁啟光並不直接回答周楠的問題,道:“我朝歷來有非進士不得為官的制度,雜流宦海沉浮一世,最多也就像熊推官那樣一個正七品到頭,要想做正印官卻是沒有可能的。子木你能夠以軍功從一個吏員成為朝廷命官,已經走出了常人難以走出的一步,難道你就甘願一輩子一個正七品雜流庸碌一生?”

周楠:“甘不甘心又如何,老大人這話我聽不明白。”

丁啟光:“子木,你若想更進一步,就得有事功。”

“什麽事功?”周楠有氣無力地問,心道:周大人我現在閑人一個,在衙門裏純粹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就算想撈政績,別人也不會給機會。

丁啟光突然壓低聲音,說:“老夫查得清楚,從去年朝廷撥下三十萬兩銀子之後,宋孔當真正用在河工上的也不過區區十一萬兩,淮河大堤也就隨意壘起一段黃土,做個樣子。剩余的銀子都被衙門裏大小官員分了,知府、同知各得三萬,下面的七品官每人都有三五千不等,就連你們禮刑廳的熊推官也有四千入項。你我不妨合立拿到實證,將府衙上上下下一網打盡。”

“啊!”周楠瞠目結舌,一時間竟無法思考。

這可是三十萬兩銀子啊,真揭發出來,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頭落地。

丁啟光又道:“老夫來山陽縣之後,因為只親民官,山陽縣的流民最多,宋知府就極力拉本縣下水。老夫為官清廉,如何肯同流合汙。為了擺脫宋孔當糾纏,故爾舉報他貪汙五十兩俸祿。”

這個時候,周楠才恍然大悟,我說丁啟光為什麽這麽幼稚,原來別有深意。

心中又對他的話嗤之以鼻:你為官清廉?哄小孩子而已,你這老頭混了一輩子才混個正七品知縣,方才還跟我說什麽坐看濤生雲滅,靜聞花開花落,其實還是想要升官發財。如果揭發出這個驚天大案,丁老頭有此大功,必然得朝廷褒獎,知府這個職位是可以爭取一下的,說不好還能調去中央六部做個郎中什麽的?他上了宋孔當的賊船,兩同學固然能夠重修舊好,可落到手頭的好處也不過區區幾千兩白銀,換算成人民幣,不過幾十萬塊錢,怎麽比得上做高官來得誘人。

想到這裏,周楠心中又是奇怪:“嚴懲國賊蠹蟲乃是我輩正直之士義不容辭的責任,不過,此事縣尊自可上奏朝廷,為什麽又拉上下官?”

丁啟光微笑道:“此事牽涉到府衙上上下下官員,是窩案,子木不妨先修書一封給南京唐應德唐部堂。”

真是個老狐狸,周楠忍不住在心中唾了一口。

這老頭也不知道是從什麽地方打聽到自己做過唐順之的幕僚,做這個知事也是老唐舉薦的。也就是說,從周楠得了這個官職那天起,他額頭上就烙著唐門門生的烙印。

此案關系重大,涉及的人多面廣,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山陽知縣就能辦成的,如果有唐順之插手,事情就變得簡單的。

以周楠對唐順之的了解,此人乃是正人君子,如果知道此事,必然不會置身事外。

他頓時心中大動,如果能夠把府衙的官員一網打盡,這不就空出六七個官位來。以自己的事功,只要唐老師再舉薦一下,說不定就能升為正七品。

這可是天大機遇啊,如何能夠錯過?

不過,他還是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

府衙窩案可是一顆炸彈,一個不小心就會把相關人等炸得粉身碎骨。丁啟光做了一輩子官,據周楠觀察,這人不但不二,還老奸巨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