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高官都是生出來的(第2/3頁)

同時觸碰兩條政治紅線,宋孔當的命運已然決定。

而且,鐵證如山,也容不得他抵賴。

其中,最鐵的證據就是孝陵衛那個百戶軍官和百戶所那兩百來兵丁。

只要抓到他們,有了人證口供,宋孔當就別想抵賴。可那是軍隊,要想在軍營裏抓人談何容易。這也是周楠當初將去做代巡檢的緣故,想的就是在緊要關頭帶巡檢司的人馬突襲孝陵衛。

可他還是將事情想復雜了,詹知縣早有準備。因為草灣距離淮安也沒兩裏路,日常同府城這邊多有交道。在他授意下,詹師爺就主動聯絡孝陵衛說是想在水上走私,欲要打他們的旗號。

兩邊做成了幾筆生意,成為生意夥伴。

那夜,詹知縣請孝陵衛百戶和麾下隊正以上軍官到草灣吃酒,說是有一筆大買賣要親自和他們商談。

孝陵衛眾軍官不疑有他,欣然赴約。

等到軍官們爛醉如泥之後,詹通摔杯為好,林家兄弟帶著士卒蜂擁而入,一舉成擒。

完美!

不過這個計劃還有點小小瑕疵,詹胖子摔杯為號的時候,林阿二忘記了先前的約定。

詹通一連摔了兩只杯子見還沒有反應,大怒,將桌子都掀了,怒罵:“快進來,把人給老爺捆了,一群笨蛋,呆頭鵝!”

……

天氣好熱,即便到了立秋時節,再後衙坐上半天,渾身上下都是熱汗,就好象是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

這房間本屬於宋孔當的,現在卻成了詹知縣的辦公室。不,已經不是詹知縣了,他現在的頭銜是安東知縣暫署淮安知府事,是嘉靖天子的恩旨。

就是個代知府,暫時維持府衙運轉,過得幾日,新的知府一到,他就要交卸差使。

不過,安東縣是回不去了。

周楠還好,說好聽點他是意氣風發,要維持個人威嚴形象,一身官服穿得整齊。說難聽點就是那什麽人得志,要蓄資格。

處理完手頭的事務,說到未來的前程,就開玩笑地說:“縣尊,此案了結,你頭上這個暫署二字怕是要拿掉了。”

胖子怕熱,詹通和周楠是患難之交,也顧不得那許多,只穿了一件葛衫,露出個大肚子。搖著蒲扇,道:“我不是正經出身,正印官是沒有可能的。回京之後,可去部院。其實,要想升官快,轉軍職是最好的。”

周楠大吃一驚:“縣尊不可做此想。”是的,明朝武官品級是高,可地位實在太低。到明末的時候,一個巡撫就敢陣前斬殺二品總兵官,去當武官實在沒意思。

“我又沒說去帶兵,武官又不全是將軍。比如京城的兵馬司,還有錦衣衛不都是武職?當然,王府是不可能讓我去做錦衣衛的。”

周楠突然想起一事:“朱倫好好的一個進士,為什麽去北衙鎮撫?這不合邏輯,而且品級也升得太快了。”

首先,一個進士正常的仕途之路首先是六部觀政學習,然後到地方做七品知縣。有了政績,就可以考慮升知州知府。一般人到了這一步,再想上去就難了。

如果背景雄厚,則可以可以入六部做郎中,進而侍郎,然後考慮做封疆大吏了。

朱論一進錦衣衛,文官的路就算是斷絕了。

詹通笑道:“朱論在朝堂裏又沒有什麽關系,雖說做了巡按,可到頭也就是正四品,還得熬不知道幾十年,能有什麽前途。如今一下子變成從四品鎮撫,又掌管北衙,就算再笨的人也懂得取舍。”

說到最後,詹知縣道:“之所以他升官這麽快,那是因為人家是靖難功臣朱能之後,他的叔父是當今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忠。”

明朝的錦衣衛軍官都由忠良之後出任,既然朱論是朱能後人,他舅舅是前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石永,伯父是錦衣衛指揮使,做鎮撫也不令人意外。

想起朱論那張年輕得不象話的臉,想起他和人多說幾句話就要臉紅的靦腆。周楠禁不住感慨:二十出頭就中進士,一出道就是從四品高官,混一輩子,一個三品還是可能的,人生贏家!可見,高官都是生出來的,古人誠不欺我。

不過,這小子看起來害羞,其實手狠得很。

自從進駐府衙審理起此案之後,事必躬親,前頭還跟犯人說說笑笑,轉臉就動用大刑。在這幾日裏,府衙整日響著犯人痛苦的慘叫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人肉燒焦的味道,不用問,那是在用烙鐵。

在他手下,已經有三個孝陵衛的士兵受刑不過咽了氣。

至於一眾官員,也是可憐,被折騰得痛不欲生。最倒黴的是彭同知,堂堂從四品官員,手骨都被夾成粉碎型骨折,腫得好象胡蘿蔔,只求速死。

周楠剛開始好幸災樂禍跑去看熱鬧,只看了兩回,就再看不下去。

這才是真正的殘酷的萬惡的舊社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