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一筆不錯的買賣(第2/2頁)

如今,國家看到折色稅制的好處,已經有意實施。

江淮商人腦子靈活,立即覺察到了政治風向的變化。琢磨了半天,竟讓他們琢磨出一條生財的路子來。

那就是,收購銅錢帶回家去,融化提煉,做成銅器謀利。

事情是這樣,中國古代的銅錢裏面除了黃銅之外,還含有鉛,銅鉛比例一般都是六比四,銅含量比較高。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一文錢裏的銅若是提煉出來做成器具,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卻要價值好幾文,甚至十多文。

這一轉手,就是暴利。

商人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手頭的白銀大量兌換銅錢,然後做成銅器。

這種事情在真實的歷史上出現在清朝前中期,也因為商人們大量兌換小錢,以至錢價飛漲,甚至鬧起了錢荒。國家發現問題不對,這才逐步降低銅錢中的銅含量,最低的時候,銅鉛比例達到驚人的三比七,用手一掰就斷成兩截。商人在無利可圖,如此,這事才得已制止。

想不到如今卻出現在明朝中期,江淮的商賈們真是聰明啊!周行人心中感嘆:一筆不錯的買賣,倒是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