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條死路(第2/2頁)

周楠瞠目結舌,好大胃口,好個狂生!這樣待遇,至少是一省巡撫的幕僚標準了。

不過,這小子確實有才,錯過了,周楠心中也是不舍。

就點點頭:“好,就煩勞先生為我贊畫了。”

“爽快!”史文江這才從袖子裏抽出一封信遞過去:“這是家父寫給大人的信。”

“你父親是誰?”周楠接過信一看,才發現這信是當年提拔自己的安東知縣史傑人所寫。

信寫得很簡單,大概意思是他為官清廉,家無余財,生活頗為困苦。作謂君子,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室不改其志,甘於清貧乃是君子的操受。

無奈家中人口實在太多,已經揭不開鍋。

惟有一子史文江,今年二十有一,不喜八股文章,看來科舉已然無望。且托付給子木,做個幕僚,混些嚼裹。

還請子木看到你我往日的情分上,照顧他一些。此子甚是狂狷,若是做錯事多擔待。

周楠失驚:“原來史先生是史知縣的公子,你怎麽不早說。”

史文江:“良禽擇木而棲,若我一來就拿出父親大人的書信,怎麽看得出周大人的真實人品。”

這書生,真是演義看多了,竟來試我。周楠哭笑不得:“現在試出來了?”

史文江:“試出來了,大人是個求賢若渴之人,胸懷廣闊,值得我投靠。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一走,茶就涼;墻倒眾人推。家父在位的時候,別人都來討好。一但壞了事,人人都是避之惟恐不及。人心啊,人心啊!”

周楠打斷史師爺的感慨,問:“你父親還好嗎?”

“好得到什麽地方去,他從貴州知縣任上被罷,回到老家耕地為生。”

原來,史傑人上位,靠的是改農為桑。朝廷為了提拔他,特意將他調去貴州做知縣培養。

卻不想,改田為桑實行不一年就徹底廢除。史傑人也受到牽連,被罷免。往日的政治小明星,如今已經徹底淪落。

說起來,史記知縣落到如今這個田地周楠也是有一定責任的,內中自然內疚。

又看了看史文江衣服上的補丁,顯然這小子最近一段時間吃了不少苦。

他心中不禁一酸,道:“等下我給你父親寫一封信,另外在附上二百兩銀子,你托信得過的人帶回去,算是我的一點心意。文江,你放心在我這裏做事。”日後自己若有前程,免不得要給史文將謀個官職,報答史知縣的恩情。

史文江:“謝謝大人。”

周楠唏噓了一氣,又問:“文江,依你看來,如今這事該如何破局?”

史文江:“我剛到京城,朝廷的事情也不甚了了,怕是出不了什麽主意。”

周楠:“這事涉及到未來的首輔位置之爭……”他就詳細地將徐階和高拱的爭位的來龍去脈跟史文將說了一遍。

史文江聽得很仔細,很多地方都打斷周楠又重新問了一遍。最後點頭:“明白了,大人是無意和徐閣老攪在一起,以他門生自居的。實際上,到了你這個位置,做宰輔門人對你的科舉甚是不利,早點劃清界限為好。這事你應該和王府說清楚,可說清楚了,入值西苑隨侍君前的差使就要讓出來,確實令人頭疼啊!不管怎麽說,還得先將這筆款子的事情弄妥。”

“籌款,怎麽籌,那可是至少五六萬兩,又拿什麽去還?”周楠苦笑搖頭。

時間已經緊迫,還有兩日就要去西苑,已經不允許他從容籌措。

說到這裏,賓主二人都是一籌莫展。

既然想不出法子,史文江也不費腦子了,拋下周楠自去收拾簽押房那間自己未來的辦公室。

周楠正在書房琢磨著,不片刻,史文江又返回來,手中拿著一個帖子,低聲道:“東廠提督陳洪發帖子請你說話,來者不善啊!”

周楠一想起陳洪那日抓捕禦使沈陽時兇狠的表情,心中就是一寒。

他立即意識到陳太監這是在替王府出頭。

就展開請貼,一看,上面說久仰周大人的才名,一直想見他一面。今天晚上恰好得了差使出宮辦差,想和你見上一面,請務必賞光。

地點就在什刹海旁邊的一處皇家園林。

“我能不賞光嗎?”周楠搖頭:“還不是因為隨侍天子這件事,想讓本官退出。也罷,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本大人今天夜裏且去會會這位陳公公。文江果然高明,一猜就猜出陳洪已經倒向了裕王,內帑的銀子就是他撥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