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高拱的報復(求票)(第2/3頁)

而且,修史可是露臉的事,以前都由內閣輔臣一肩挑了。現在卻下放給翰林院,顯然是想讓大家背鍋。

周楠忙謙虛說,“閣老,周楠自才疏學淺,實在當不起此任。當年因為牽涉進一樁冤案,被發配充軍十年,一直沒有摸書本。學養不足,現在正好在翰林院讀書。”

反正一句話,我就是個小透明,你老人家就無視我吧!

高拱點點頭:“也對,不為難周翰林你了。”又將目光落到眾翰林身上,道:“明日天子經筵,需要選人去侍讀侍講。”說罷,朝身邊一個幕僚點了點頭。

那個幕僚就展開一份名單念了起來。

周楠心中突然有些不安,忙凝神聽去。

果然,名單裏沒有自己。

周楠頓時就急了,說:“閣老,按照制度,天子經筵所有的翰林都要參加,今日怎麽只選了五十來人?”

落選的其他翰林也是心中不滿,紛紛出言附和:“是啊,高相此舉是何意啊,如何能夠叫人心服?”這可是在皇帝面前混臉熟的好機會,你高拱就這麽把咱們給刷下去,那不是壞我等前程嗎,豈有此理?

高拱脾氣火暴,冷笑一聲,喝道:“鬧什麽鬧,還翰林呢,天下讀書人的表率,你們這般喧嘩,又是如何做表率的?天子經筵,不過是一人翻書,一人主讀講解,哪裏需要那麽多人。再座多少人,都快一百了。這麽多人擠在那裏,陛下還怎麽讀書?從現在開始,翰林院得立個規矩,每次只去五十人,就這麽定了。”

這個時候,王錫爵跳出來,喝道:“閣老,這朝廷的制度你說改就改了,敢問高相是首輔還是次輔?此事涉及朝廷禮制、名教,祖宗之法不可廢。就算要改,也得朝廷公議。高相你竟然一句話就廢了,也不怕天下人悠悠眾口?”

這一期只有三成的翰林能夠參加經筵,新科狀元和榜樣申時行和王錫爵自然不在其中。

王錫爵可不是個好性格的人,翰林院說穿了就是個學院,又沒有嚴格的等級管理制度,我怕你高拱個鳥。

有這個大炮率先開炮,倒免得周楠跳出來集火,我們的周大人在心中暗暗給他點了個贊,準備下來周不妨幫他轉發一個。

申時行是個老實君子,擔憂地看了王同年一眼:“元馭,不去就不去,閣老自有安排。”

王錫爵:“汝墨你就是太實誠了,別人見咱們是新人想欺負我等,識我等為無物邪?當上折子彈劾高閣老。”

這已經是完全不給高拱的面子了,那個幕僚大怒,正要出口訓斥。

高拱卻擺了擺手,突然緩和下面皮,道:“也怪老夫沒有把話說清楚,我擬將各位分成兩撥,每次經筵只去五十,下次換另外一撥人。王翰林,你看這樣可好?”

王錫爵這才道:“原來如此,下官錯怪閣老了,還請原諒則個。”

高拱:“不知者不罪,好,既然大家沒有意見,就這麽定了。”

雖說被分成兩組面聖的機會少了一半,可好歹也能見著陛下,大家也都同意了。

經筵的制度化,其用意在使帝王的講學不致間斷,以收持之以恒之效。明人十分注重經筵,視為講學第一事,認為:“經筵一日不廢,則聖學聖德加一日之進;一月不廢,則聖學聖德加一月之進。蓋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屬,則自然強敏。經筵講學,正人主開廣心思,聳勵精神之所也。

但是講學一旦制度化後,便容易缺乏彈性而顯僵化。尤其每月三次的大經筵,典禮隆重。

嘉靖不喜歡這玩意兒,日講就免了,經筵只每十天一次。

周楠這次沒有能夠去西苑,又恢復了一杯茶,一張邸報看半天的悠閑生活。

過得八日,高拱這次提前一日來到翰林院宣布明日參加經筵的名單。

這次,申時行、王錫爵等上次沒有參加這一盛會的翰林都名例其中,只少了周楠一人。

周楠便急了,找高拱問是何原故。

高拱直接回答說,周翰林你上次不是說當年因為牽涉進一樁冤案,被發配充軍十年,一直沒有摸書本。學養不足,現在正好在翰林院讀書。既然你自承學問不夠,還怎麽去參加經筵,那不是笑話嗎?

“老夫勸你一句,好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周楠瞬間明白,高拱搞了這一出,純粹就是沖著自己來的。

他再也忍不住了,和高拱拍了桌子,紅著臉忿忿而去。

是啊,人家掌翰林院事,直接管著經筵,他周楠拿他又能有什麽辦法?

看來,這西苑是進不去了。

不行,得想個辦法啊!否則,若是內閣人選出了紕漏,我又如何向嚴訥交代。壞了信用,以後還怎麽在政壇上混?

想到這裏,周楠心中如果熱湯沸騰。

他氣呼呼地出了翰林院,身上竟出了一身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