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戰敗的根源:為什麽大清不能打一場持久戰?

帝黨上台指揮清軍

旅順失陷,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李鴻章的戰爭總指揮的職務也宣告結束了。朝廷摘去了他的頂戴花翎,以示“薄懲”。隨著李鴻章的倒台,後黨對這場戰爭的指揮權也失去了,接著登台的,是帝黨。

戰爭一開始,帝黨就一直在指責後黨無能,懦弱怯戰,指揮無方,現在,帝黨上台,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帝黨啟用的,是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他取代了李鴻章的職務,成為戰爭總指揮,而具體負責的,是原湖南巡撫吳大澂(chéng),他將接替宋慶的職務,來到東北戰場,指揮清軍。

大戰開始之前,我們需要來簡單了解一下東北戰場的戰勢。

日軍方面,第一軍分為兩部分,在進攻摩天嶺被聶士成軍阻擊後,山縣有朋命令第五師團留守鳳凰城,第三師團6000人孤軍深入到海城,山縣有朋由此丟掉了總司令的職務,接替他的是第五師團師團長野津道貫。

而第二軍在旅大之戰後,占據了金州、大連灣、旅順。

清軍方面,以八萬兵力對海城形成三面重圍,他們是:海城北面鞍山的八旗軍一萬多人,分屬盛京將軍長順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西面田莊台的六萬兵力,由吳大澂親自指揮;海城南面營口的一萬多兵力,由宋慶指揮。

也就是說日軍第三師團6000人的兵力,掉入了清軍八萬人的包圍圈。大本營一開始派出了第二軍一個旅團的兵力從旅順北上前往救援,而率領這個旅團的,正是攻下旅順的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並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在北上攻下蓋州後,他就再也無法前進了,因為營口是繼續北上的必經之地,而乃木希典無法突破宋慶大軍的防線。

大本營只好命令在鳳凰城的第一軍第五師團,在野津道貫的親自率領下,前往海城解救被圍日軍!

清軍當然不會坐等日軍援軍的到來。鞍山的八旗軍最先發起了對海城的兩次反攻,兵力是日軍的兩倍多,但結果卻是令人大跌眼鏡的,兩次反攻八旗軍陣亡了1000多人,而海城日軍陣亡的人數很可觀:八個人。反攻被困守在海城的日軍生生打退,連城墻竟然都沒有摸到。

這樣的結果連深宮裏的光緒都震怒了,他大罵一聲:“一群廢物!”如果不是身上這件衣服換下來就沒人敢穿,估計他早就脫下龍袍沖出去了。而日軍一天占據海城,對奉天的威脅就一天不能解除,皇家老祖宗一天也就睡不安穩,於是軍機處決定先收復海城,吳大澂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走馬上任的,他率領大軍來到了海城西面的田莊台。

山水畫名家吳大澂

江蘇人吳大澂,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著名學者、金石家、書畫家,尤其擅長山水畫,小橋流水,栩栩如生。這個人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在京城任官時,與李鴻章和淮軍將領淵源較深,但在1892年到湖南當巡撫後,又跟湘軍扯上了關系。清日開戰後,他多次向朝廷奏請帶兵參戰(可以升官)。而朝廷最終能任命他為新的對日作戰指揮官,其實是帝、後兩黨妥協的產物——對於帝黨來說,起用劉坤一、吳大澂和湘軍等於排擠掉了李鴻章和淮軍,而對於後黨來說,吳大澂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人物,畢竟這個人在歷史淵源上跟淮軍還有過一腿。

吳大澂似乎是很得意自己這個“優勢”的,戰前,他分別拜會了李鴻章和劉坤一,信心飽滿地說:定使湘淮軍連為一氣,妙手回春!

吳大澂的意思是:我就是一個中間派人物,有我在,由我來出任指揮官,帝、後兩黨就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現在,我們需要來了解吳大澂率領的這支特殊的湘軍。

打敗太平天國的那支湘軍早已被曾國藩裁撤掉,吳大澂的湘軍早不是當年的湘軍了,它只是從湖南調出的軍隊——也就是名義上的“湘軍”。這支湘軍起用了幾位老湘軍將領,而士兵基本是倉促招募而成的,沒有經過多少訓練,甚至連軍服都沒有配齊就開赴了戰場,堪稱烏合之眾。

吳大澂能不負眾望嗎?

對海城的第三次反攻開始了。統帥著八萬大軍,吳大澂勝券在握,來到前線後,吳大澂很快顯露出一個沒帶過兵的將領的特質:他把戰術問題全部交給幕僚處理,對戰場情況的掌握全靠聽匯報,吳大澂認為自己既不需要上戰場視察敵情,也不需要到陣前激勵士兵,主帥嘛,自然是要運籌於帷幄之中。

而接下來做的事情,顯露出吳大澂同志不僅不是一位熟悉戰場的軍事將領,還是一位浪漫的書生。

他集中精力做好了以下兩件事情:

第一,請一位著名的算命先生算出哪一天能克敵制勝,定好發動總攻的良辰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