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被內外勢力逼到絕境的慈禧進退失據(第6/7頁)

榮祿一直在低調地運作,此時他向慈禧報告了一個好消息:幫辦鐵路大臣張翼(就是被李鴻章任命為開平煤礦總辦,卻給丁汝昌碎煤的那個張翼),這幾天一直在天津租界同各國駐天津領事談判,並同領事團團長、法國人杜士蘭已經達成約定:只要朝廷發布諭旨,拿出切實行動“剿匪”,並且切實負起保衛各國使館之責,西摩爾大軍等外國軍隊就可以暫緩進京。

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重大好消息!慈禧就像是垂死之人看到了求生的希望!一切峰回路轉,一切回天有力!

慈禧立即行動,(估計是飽含著熱淚)發布上諭:

“李鴻章著迅速來京!”

“袁世凱著酌帶所部迅速來京!如膠奧(即膠州灣)地方緊要,該撫不克分身,著揀派得力將領統帶來京!”

自簽訂《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大人還沒有受到過如此“重視”,召李鴻章進京自然是要接過張翼的工作,繼續和洋人談判,這種事情也只有他搞得定。但問題是,這也意味著要向端王集團攤牌,既然連慈禧都搞不定端王集團,連那些王爺都怕端王集團,李鴻章為什麽還敢來?殺一龍二虎十三羊!有人拿著刀子等著他,李鴻章還敢去伸脖子麽?

袁世凱的新軍也是慈禧最需要的,截至現在,聶士成的前軍調出了,董福祥的後軍調出了,宋慶的左軍調出了,甚至連榮祿的中軍都調出了,就只剩下他老袁的右軍了。右軍的戰鬥力最強,只要他們能進城,老太太的這心啊,也就踏實多了。

而老袁這家夥似乎早就預料到他遲早要蹚上這趟渾水,所以他更加“聰明”,早就提前跟榮祿打過招呼了:大沽口的八國軍艦也可能會開往山東,他很可能“要在山東守海防過不來”,於是慈禧只好在上諭中先堵住他的嘴:世凱,你可以不來,但你總要派點兵來嘛!

兩年前的戊戌變法中,光緒皇帝雖然沒有參與過“圍園殺後”,但對於在關鍵時刻,寄希望於關鍵時刻袁世凱能帶兵進京“護法”(護衛變法)的想法是有的,而現在,慈禧也在盼望袁世凱帶兵進京了,老太太你應該知道一個詞:輪回。

不論怎麽樣,慈禧仍然在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極端的郁悶、恐懼和巨大壓力讓她只希望京津間的快馬能夠快一點、再快一點,將她的這道旨意快點送給天津直隸總督衙門,然後再由裕祿快點分別電告廣東和山東——咦,京津間不是也有電報嗎,慈禧為何突然不玩電報玩起快馬來了?這個原因是比較搞笑的。

6月10日,端郡王入主總理衙門,他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北京對外的電報服務全部切斷了,端郡王是“仇洋”和排外的代表人物,看不慣電報線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停掉電報服務這麽大的事,他一個人還真做不了主。

切斷電報服務是朝廷得知西摩爾大軍正向北京進發後的軍事反應,使館區還有很多洋人,還有“使館衛隊”在駐守,為了防止他們與西摩爾軍裏應外合,互通情報,自然要切斷電報了先。

而更搞笑的是,不知道朝廷是怕洋人說是故意針對他們,還是有點做賊心虛,他們竟然連自己的電報服務也停掉了!所以,從6月10日起,從北京接發外地的一切消息,包括慈禧的諭旨和天津的軍報,都是用快馬傳遞的,比如13日慈禧授權裕祿萬不得已時可以動武的上諭,用的是500裏加急,而這道上諭,用的是600裏加急(“此旨著裕祿迅即分別轉電李鴻章、袁世凱,毋稍遲誤!將此由六百裏加緊諭令知之!”)。

6月10日,只是停掉了電報服務,京津間的電報線還是通的,而從6月14日起,京津間的電報線真的就完全斷了。這個電報線是怎麽斷的,我們接下來就會知道。反正從這一天起,京津間消息的傳遞就真的只有靠馬了,當年鐵路、電報等“洋務”剛剛被引進時,曾經遭到過很多大臣的抵制,而現在一旦真的開始失去它們,才發現是如此不方便,不僅是不方便,還將給接下來慈禧的決策以及京津的局勢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

就在慈禧焦急地等待裕祿回音的時候,裕祿大人的回音真的來了,這自然也是用快馬送過來的。不會這麽快吧?我的諭旨剛剛送出去不久啊,慈禧感到有些疑惑,但她馬上又意識到這是軍報,是裕祿送來的關於天津前線其他方面消息的軍報,這會是一個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慈禧簡直忍不住要抓狂了,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打開,然而,上面的一行字瞬間就讓她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一切又讓她感覺回天無力了,這行字不亞於晴天霹靂!

“聞得各國除已去之兵外,尚有續去之兵!”

除了“使館衛隊”,除了西摩爾大軍,還有第三批八國聯軍開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