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孫文與康有為始終無法合作的秘密(第4/4頁)

康有為創立保皇會,開始勤王起義第一步

很顯然,日本人並不是那麽好忽悠的。要忽悠他們出兵,首先必須有一定的實力,而康梁只是有一張厲害的嘴和一支厲害的筆而已。康有為想到了兩個人——唐才常和畢永年。 1898年10月31日,康有為帶著唐才常一起拜會了宗方小太郎,請求日本軍部出兵。面對宗方小太郎的疑問,康有為告訴他:我們的實力你不用擔心,在國內大得很,僅僅在湖南就有一萬多名聽候我命令的“官二代、富二代”子弟兵;子弟兵只要在湖南舉成事,開進武昌,還能得到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支持,起義軍就可以沿長江東下,攻占南京;最後效仿太平軍揮師北上,消滅慈禧政權,歸政聖主光緒,大事可成。 康有為這段話信息量實在太大,我們一個個地說。 首先,所謂“湖南子弟兵”,其實就是戊戌變法前譚嗣同和唐才常在湖南成立的一個中上層組織——南學會。當時“變法”還是大清官場的潮流,時任湖南巡撫帶頭支持,眾多“官二代、富二代”確實聞風而動,紛紛加入或者列名南學會,總人數達一萬多名。很顯然,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不過是緊跟官場節拍,為了沾點“變法”的榮譽,順便撈點名利,真正像譚嗣同這樣堅定支持變法的“官二代”還是很少的,後來南學會被取締,譚嗣同也被殺害,會員們也早就無影無蹤了。但對於康有為來說,這個現實情況他是不會在意的,認為只要他或者唐才常再出面號召,那些人就會再次聚集在“變法”大旗下,加入勤王軍。這也就是在這次會見中,康有為一定要帶上唐才常的原因。 然後,戊戌變法開始之前,張之洞曾經“禮遇”過梁啟超。唐才常本人也是張之洞的門生,康有為所謂的只要起義軍能夠成功開進武昌,就能得到張之洞的支持,其實指的就是唐才常的這點關系。 相信大家比較眼熟了,康有為以唐才常的名頭和身份去“套”日本人的大軍,這簡直就是當初以譚嗣同去“套”袁世凱軍的翻版。不過,間諜出身的宗方小太郎並不是那麽好忽悠的,他沒有當場答應,對康有為這番話表示謹慎地樂觀,回去研究過後回復康有為:日本方面決定派人到兩湖地區實際調查一番。 南學會的真實情況如何,康有為還是清楚的。現在,日本人就要實地去調查了,一切都要露餡兒,怎麽辦呢?康有為就是康有為,他馬上又想到了畢永年。畢永年是哥老會中的小頭目,哥老會遍布長江流域各省,如果南學會不行,就利用畢永年的關系,向日本人展示一下哥老會的實力。 畢永年曾經參與偽造“譚嗣同血書”,因此康有為認為畢永年這個人是值得信賴的,但他並不知道,作為知曉當年“圍園殺後”內情的人,畢永年其實一直對康有為很有意見。畢永年認為康有為要對譚嗣同之死負有很大責任,再加上他並不認為光緒就是“聖主”。從日本出發之前,畢永年其實已經對康有為動搖了心思,他找到了新的追隨者——孫文。 康有為一直不見孫文,但梁啟超、唐才常、畢永年等人都是與孫文會談過的。和康有為一樣,孫文對唐才常和畢永年也特別重視,他也看到這兩位老兄背後的勢力,一直希望把他們從康有為那裏“挖”過來,從而把興中會的勢力從粵港兩地擴張到長江流域。唐才常和畢永年並沒有當場答應,但畢永年的態度更加積極。正因為如此,從日本出發時,畢永年剪掉了辮子,裝扮成一個日本人的模樣。對於畢永年來說,此次前往兩湖,其實不僅是完成康有為交代的任務,暗地裏可能還在幫孫文辦事——為興中會在兩湖和長江流域的勢力擴展作準備! 1898年年底,平山周和畢永年離開日本前往湖南。形勢並不像康有為想象的那樣樂觀:南學會早已經煙消雲散,沒有幾個人願意冒著殺頭大罪去勤王;而哥老會的龍頭們只認識錢,有錢就能帶嘍啰們勤王,指誰打誰,沒錢那還不如自己占山為王。 眼看就要在日本人面前露餡兒,康有為的密信到了,他指示畢永年要制造事端,以便“激起民氣”。也就是說,康有為要畢永年不惜以制造社會動亂來煽動哥老會鬧事,只要天下大亂,也許就能拉起勤王起義的隊伍。這確實是一種不需要“花錢”的辦法,而且此時最容易制造的社會動亂就是主動攻擊傳教士和教會,釀成教案。 如果是這樣,勤王起義也許就可能發動起來了,可是列強也會出兵,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畢永年不看到這封信還好,一看到便激憤不已。在畢永年看來,康有為不顧百姓,也不顧同志。如果說當年譚嗣同已經是因康有為的不擇手段而死,現在,康有為竟然又要故伎重演,難道自己和唐才常也要因康有為而死嗎?這樣的人,真的值得追隨嗎? 懷著對康有為和勤王起義前途深深的失望,畢永年最終作出了重大決定——全心全意追隨孫文。這是戊戌變法後,“改革派”中第一個倒向“革命派”的重量級人物。畢永年相信,此時孫文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康有為,只要日本仍然認為康有為“奇貨可居”,日本人的勢力和資源都在向康有為傾斜,孫文和革命陣營得到的自然就會減少了。為了讓康有為在日本待不下去,促使日本政府拋棄康有為,畢永年決定把當初“圍園殺後”的政變陰謀寫成材料,向日本政府舉報,日本人一定會明白康有為請求他們出兵不過是再一次的豪賭! 畢永年寫成的這份材料叫《詭謀直紀》,為了讓日本政府更加相信,它是用日記體的形式寫出的。事實上這應該是畢永年想到要揭發康有為後才“追記”的日記,但其中內容大部分都是可信的。通過平山周,這份材料先交給了日本駐上海領事,然後再轉交給日本外務省,但這畢竟只是畢永年的一家之言,外務省對這份材料將信將疑。不久,平山周親自回到日本,找到了另外一個證人。他就是王照。 當初康有為讓譚嗣同去找袁世凱之前,他自己曾經去找過王照,透露了“圍園殺後”的計劃。正是因為王照也清楚這個內情,逃到日本後,王大人就受到了康有為的特別照顧——基本上是被軟禁在二樓上,別人問起王照時,康梁方面就說他受了變法失敗的刺激而發瘋了。外面寄給王照的信,必須先交康梁看;同樣,王照哪怕是寫家書,也要先上交檢查。王照萬萬沒有想到逃到日本後,竟會受到自己“同志”非人般的待遇,每天只能待在二樓上,在心裏默默地喊:我沒有瘋,沒有瘋啊! 平山周把王照解救出來,把他帶到犬養毅面前;王照親自向犬養毅佐證了《詭謀直紀》的可信度,並順便指出了“衣帶詔”的可疑性。至於偽造的“譚嗣同血書”,由於這有畢永年的參與,王大人就沒有把這個真相告訴犬養毅。不論怎麽說,康有為真實面目和實力都已經暴露了,日本人也服了,竟然被這個人忽悠了很久。 與此同時,日本駐上海領事也親自拜訪了張之洞,去驗證康有為所說的“張之洞會支持勤王起義”的真實性。結果是一談到康有為,張之洞大人反應激烈,大罵康有為欺君罔上,要求日本把他驅逐出境! 日本人終於知道,康有為就是一個大忽悠,既然沒什麽利用價值,那就只有拋棄了。當然,事情也不要做絕,畢竟這個家夥也是個人才,誰能預料他的前途?1899年4月,日本政府最終送給康有為9000元“旅費”,把他“禮送”出境,至於那本《詭謀直紀》,就被嚴格封存在外務省秘密档案裏。這一封存,就是幾十年,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傳入我國,在這之前,我國的史書大多以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為藍本,沒有康有為“圍園殺後”的記錄。 再說康有為,他離開了日本,來到了加拿大。由於日本外務省對《詭謀直紀》秘密封存,他仍然是光緒皇上的海外代言人,仍然擁有“衣帶詔”,仍然是“康聖人”。身份就是資源,康有為聯合當地華僑領袖成立他在海外的第一個組織——保救大清皇上公司,簡稱保皇會。 “保救大清皇上”還能開公司,對於康有為來說,並不奇怪。從1888年第一次上書開始,他的手上就有一張牌——光緒皇帝。通過十年來不屈不撓的努力,他已經和光緒皇帝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但這件事情不是他一個人的,是可以讓很多人參與進來的。幾千年以來,人們都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保救皇帝”也是一項投資生意。 對於康有為來說,成立保皇會,這是勤王起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並不相信,不能利用日本人,勤王起義就成功不了!起義需要有錢有人,康有為接下來的動作,就是用保皇會的平台,重復孫文之前最重要的工作——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