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處尋求支持失敗,孫文以孤軍打響起義第一槍(第3/3頁)

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被暗殺

幾個月以後,鄭士良在香港被朝廷密探毒殺。 山田良政在突圍中被俘,清軍假裝不知道他是日本人,將其殺害,後來孫文稱他是“為共和犧牲之日本第一人”。 在廣州為配合起義的興中會會員史堅如,他采用了暗殺朝廷高官的方法。年僅21歲的史堅如在兩廣總督府附近挖地道,試圖炸死兩廣總督,失敗後被捕被殺。史堅如是革命派中采用暗殺手段的第一人,他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幾年後,革命者將在低潮中掀起一股暗殺朝廷大員的高潮,湧現了一個個慷慨悲歌的人物,最著名的那個暗殺者叫作汪精衛。後來,孫文稱史堅如是繼陸皓東之後的“為共和犧牲之第二人”。 還有一個人也將永遠地離去,他就是畢永年。三洲田起義時,畢永年脫去僧衣,穿上西裝參加了起義,後來他成功突圍,但此時的他不僅要躲避大清密探的追捕,還要躲避來自保皇會的追殺。康有為正是要除去畢永年這個為數不多的知道“圍園殺後”秘密的“同志”,他早就指示保皇會,懸賞 5000元要讓畢永年永遠閉嘴。突圍成功後,畢永年聯系不到興中會,只好賣掉西服,重新穿上袈裟,隱居在惠州羅浮山的一所寺廟裏,偶爾去廣州的親戚家中走動。沒想到這個親戚怕被株連,竟然向清軍告發。畢永年慘遭追捕殺害,年僅32歲。畢永年也可以說是死於親戚之手,因為這是“家醜”,被畢家後人一直保守秘密,中國國民黨史料對畢永年也曾以“下落不明”為記載,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由畢家後人披露。(此史料由畢家後人1991年披露在《長沙文史資料》上。) 最後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也將永遠地離開孫文了,他就是楊衢雲。在香港的楊衢雲再次被朝廷通緝,兩廣總督府懸賞三萬巨金買楊之首級。1901年,楊衢雲在香港被朝廷收買的兇手刺殺,興中會的首任會長就此告別人世。楊衢雲死後,家人生活淒涼,一個女兒甚至只能出家為尼。 大概是曾經有過不太愉快的經歷,與陸皓東、史堅如甚至是日本人相比,後來的孫文對楊衢雲很少提到,更沒有以事實來評價楊衢雲是“為共和犧牲之領導者第一人”。中國國民黨黨史方面對楊衢雲更為語焉不詳,為他寫傳記的幾乎沒有。後來,蔣介石曾經派人重金收購一張照片,準備加以銷毀——在那張照片中,楊衢雲坐在前排,孫文則站立在第二批——蔣介石認為這很不利於孫文的“國父地位”。其實不論是蔣介石的這種行為還是唐德剛所言“一部中國近代(革命)史,是要從楊衢雲寫起”,都改變不了孫文或者楊衢雲該有的歷史地位。唐德剛似乎有些矯枉過正,而蔣介石為“國父”正名,其實也不過是為他自己正名,以維護他作為孫文“繼承者”的歷史地位。我們相信,終有一天,歷史一定會給所有人一個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