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條對角線(第3/4頁)

睡夢醒來,他聽見弟兄們有的哭,有的叫“媽”,有的叫著顯然是女人的名字。那是妻子?還是情人?有的竟把身邊的弟兄抱在懷裏,親著,吻著,喃喃自語著。他知道,這些身強力壯,性欲旺盛的弟兄,無論在睡著了也像醒著,還是醒著也像睡著了的時候,都在想家。

可即便不是在這茫茫大海上,即便他們渾身都是腳,那實實在在長在自己身上的腳,就能走自己的路嗎?

於是,他們就又羨慕,又嫉妒,又憤怒地望著那些在船舷船尾嗷嗷叫著,好像在故意嘲突他們的白翅膀的海鷗。

直到今天,胡義深一看到鳥兒,就會想到那船,那海,那些嫉妒海鷗的弟兄,想起當時的那聲嘆息:人,為甚麽長的是腳而不是翅膀呢?

踏上黑土地,他們明白了,這回怕是做鬼也回不去了。只是總覺得這一切都像做夢一樣不真實,我怎麽能跑到這裏來呢?

在滇地,祖祖輩輩,逢上天災戰禍,或者北上天府之國,或者南下進入兩廣,或者向西流入緬甸,老撾。在滇人世代相傳的字典裏,是從來未有“闖關東”三個字的呀!

也有例外,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在雲南起兵被鎮壓,康熙皇帝將10萬滇軍發配關東,充作站丁。從北京到黑龍江,到一個驛站就甩下幾十。站丁任務是傳遞文書,一般文書,這邊下馬,那邊立即接過上馬。人急文書,換馬不換人。遇有十萬火急文書,人馬都不換,星夜奔馳,俗稱“八百裏滾蛋”,到站時往往人倒馬斃。站丁家人叫“站民”。站民不許遠出,“百裏為逃,違者殺罪”(16)。站民10家一把菜芬刀,用鐵鏈鎖在指定菜板上,輪流使用。站民姑娘出嫁前,要先在“老爺”家住3天。

胡義深不知道祖上還有這樣一撥闖關東的,也不知道和他一道打過日本的美國軍人,早已用他們的方式爭得了回家的權利。不過,從當時到現在,蒙蒙朧朧中,他都有種強烈的感覺:都想回家,誰也不想到這片八竽子打不到的土地上來,為甚麽又都這樣乖乖聽話呢?就因為他們是扛著槍的軍人嗎?

注釋:

(1)(2)1945年9月川日,中共中央在《我東北現況通報》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1500人。東北軍區司令部1949年10月編寫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四個小團約一千七百余”,李連昌部為“五個小團及一個支隊約三千二百人”。

(3)東北人稱之為“歸大屯”。日本侵略軍為控制人民,切斷人民與=屏蔽廣告=武裝的聯系,1934年12月3日,假手“滿州國”頒布了《關於建設集團部落的通令》,日軍燒毀民房,強迫人民搬到指定的“集團部落”居住。“部落”周圍挖有壕溝,溝上修築土墻,墻上圍著鐵絲網,四角修築炮樓。每個“部落”130戶至150戶居民。“部落”只設一個出入口,出入出示居住證明並登記,種地也不能遠離“部落”。

(4)《八·一五這一天》,324、325頁。

(5)本文所有引用資料中,標點符號及錯別字等,均保持原樣。

(6)即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簫華。

(7)“林”即林彪,“彭”即東北局書記彭真。

(8)有人又說叫《趕走鬼子好回家》。歌詞沒收集到。

(9)1937年底和1938年初,中共山東省委在泰安縣徂徠山,長山鄉黑鐵山,壽光縣牛頭鎮,濰縣蔡家欄子,組織農民起義,成立了八路軍山東縱隊。

(10)均為山東縱隊戰鬥過的村鎮名。

(11)羅榮桓當時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15師代師長。

(12)《蕭勁光回憶錄》,326頁。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13)1945年10月下旬,國民黨十七個軍約40余萬人,在日偽軍接應下,企圖打通津浦路,進軍華北、東北。山東八路軍在濟南和徐州間組織津浦路戰役,阻止國民黨軍隊北進,以保證闖關東部隊安全,為在東北先機展開爭取了時間。

(14)8月31日,國民黨政府將東北劃為九個省和兩個直轄市,即遼寧、遼北、安東、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九省,哈爾濱和大連兩市。

(15)國民黨五大主力,即新1軍,新6軍,5軍,整編11師和整編74師。

(16)孫占文著《黑龍江省史探索》,117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三、關東的碰撞

1945年最早闖關東的,是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蘇聯元帥馬林諾夫斯基率領的,據說士兵中有不少原是刑事犯人的蘇聯紅軍。

政治和歷史教科書上,曾長期把這次闖關東,結論為促使日本投降的決定性因素。這只是寫在紙上的政治和歷史。不過,這確是一次真正意義的闖關東,用飛機、大炮、坦克和轉盤槍闖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