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馬關條約》:賠得遠比紙面上多

和談的陷阱

後黨一派早就開始了和談行動。

然而和談畢竟是件不光彩的事,這是要大丟面子的,所以後黨集團的和談運作一直是遮遮掩掩的。

在山縣有朋突破鴨綠江防線之時,總理衙門就開始到處尋求英、俄、法、美幫助,準備開啟新一輪的六方會談,請西方強國居間調停,早日結束戰爭。

日本人不吃這一套。

此時還沒有“打痛”清國,戰場上沒得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得不到,這麽早就開始和談日本能得到的不多,這是原因之一。而睦仁的授權代表伊藤博文早就制定了原則,只與清國重量級別的大臣當面談,這樣的談判才是有效的,談下來的東西也能保證兌現。

然後,李鴻章派出了他的德籍顧問德璀琳,作為自己的私人代表前往日本。這個時候日軍已經攻下了旅順,李鴻章希望自己不要出面,又能把和談之事運作成功。

伊藤博文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給這個人。

當時日本對李鴻章派了一個外籍顧問來和談很氣憤,是不打算見德璀琳的。但伊藤博文考慮良久後,還是決定見德璀琳一面,這不是給李鴻章的面子。

對日本來講,李鴻章就是伊藤博文心目中和談對象的最佳人選,以李鴻章在清國的資格和權勢,才能夠保障日本談判利益的落實,而德璀琳是李鴻章派來的,如果日本現在對他過於怠慢無禮,無疑會影響到李鴻章在清國朝廷中的威信和地位,恐怕會讓李鴻章失去將來代表清國和談的機會——所以,雖然不必和德璀琳談,但必須接見一下德璀琳,以保證李鴻章繼續待在未來清國和談大使的預備席上。

正當伊藤博文準備跟德璀琳喝杯茶就走時,情況又變了,德國政府摻和了進來,他們通過駐日本公使請伊藤博文接見一下德璀琳,目的是照顧一下德國的面子和在清國的地位。當伊藤博文接到這一報告後,他立刻改變了決定:不見了。因為一旦接見,事實就會變為日本是迫於德國的壓力來接見德璀琳的,日本不需要這樣的形象。

牛啊,不愧為老狐狸。

接下來派出的是兩位省部級大臣張蔭桓和邵友濂,伊藤博文倒是見了,但沒有開始一分鐘的正式談判,還找出了一個可以倒打一耙的理由:不是我日本不愛好和平,是你們證件不全,所以不能談。

所謂證件不全,很多歷史書中都有過講述,伊藤博文說,你們兩位大臣攜帶的國書裏面並沒有寫明“全權”二字,這是在糊弄日本,我們怎能和你們談?

伊藤博文說的是事實,但這還是他在故意找碴,戰爭談判中,任何一個國家的所謂“全權代表”,在談妥條件後都是要經過國內最高領導人的批準的,伊藤博文自己也不例外,他硬說張、邵二人不是全權代表,而他伊藤博文是,實際上睦仁給他的也不是“全權”委任狀(其所議定各條項,候朕親加檢閱,果真妥善,即便批準)。

如果我們注意一下時間,就會發現伊藤博文為什麽要找碴了。這個時候日軍正進攻威海,準備全殲北洋艦隊。按照國際慣例,如果兩國開始正式啟動和談,就必須休戰,伊藤博文攪黃此事的目的是要為軍事行動贏得時間,還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維護日本的國際形象。

果然,在朝廷退讓一步,表示願意按日本要求給張、邵兩大臣“全權”委任狀的國書時,伊藤博文已經下了逐客令。1895年2月12日,在日本軍警的監督下,張蔭桓和邵友濂離開日本,黯然回國,就在回國的輪船上,他們聽到了北洋艦隊被全殲的消息!

在張蔭桓和邵友濂離開之前,伊藤博文幹脆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你們清國人是缺乏誠信的,對於和談,你們還沒誠意,如果你們真心想求和,就應該派級別更高並足以保證落實、締結條約的人來,派夠資格的全權代表,把國書寫清楚,我才能與你們談!

那麽這個人是誰?李鴻章。

一來二去,時間又已經過去了,野津道貫掃蕩東北,所向披靡。光緒雖然是一直反對和談的,但通過起用吳大瀓之後,這位皇帝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不是只有李鴻章和淮軍不行,換作了自己陣營裏的人物來指揮,結果還是一樣的差,而且更差!

於是,“不惜一切代價跟日本求和”已經成為了帝後兩黨的共識。慈禧親自下令,撤銷對李鴻章作戰失敗的處分,李大人重新戴上頂戴,重穿黃馬褂,朝廷任命他為對日和談頭等全權大臣,星夜進京前來“請示”。

在天津,李鴻章踏上了前往北京之路。他知道,所謂“請示”,就是商討出一個與日本人和談的辦法。戰爭打到這個程度,日本手裏的底牌已經今非昔比,伊藤博文和日本政府已經露出了他們的爪牙,所有人都已經清楚,日本在這場戰爭中想要的,將並不只是巨額賠款,而是一個最苛刻的條件——割地。一旦割地,將是億萬清國人所不能接受的,作出決定的人也將承受千秋萬代的罵名。因此,李鴻章認為他必須好好“請示”,得到朝廷授予他割地的全權,不論是慈禧授權還是光緒授權,都行,只要不讓他李鴻章背上千秋萬載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