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奈的保守

白巖城的不戰而降,讓身在平壤城的蓋蘇文甚是惱怒,在他看來,孫代音就是個無恥的叛徒,該殺!

可他應該想到的是,遼東這片土地本來就應該屬於中原人,自己占了那麽長時間,以至於忘了本來擁有它的主人!

白巖城是高句麗國界的最後一道屏障,唐軍現在已經長驅直入高句麗國內,蓋蘇文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唐軍過了白巖城,進入高句麗國境後面對的第一座城市就是三面環山的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市)。

為了阻擋唐軍前進的步伐,蓋蘇文決定在安市城和唐軍徹底的較量一番,在他看來,先前唐軍的節節勝利,並不是唐軍的戰鬥力多麽強勁,而是因為自己過於保守,死抱住城市防守戰不放,才導致現在的被動局面。

所以,消滅唐軍,就在安市城!

為此,蓋蘇文下令讓北部縟薩(高句麗官名)高延壽和高惠卿率領高句麗、靺鞨共計15萬人增援安市城,蓋蘇文特別強調了一點,這次作戰千萬不要保守,該攻出去的時候必須攻出去。

事實證明:高延壽和高惠卿兩個人,確實不折不扣的是按照蓋蘇文命令去做的,只是兩個人都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沒有依據實際情況去變通和調整。

在大軍臨出發之際,高句麗有個對盧(高句麗官名)就對高延壽分析道:李世民東征西討,發動玄武門事變,最終當上了皇帝,而且國家在他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可見李世民是個著名於世的人才,現在唐軍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士氣正旺,萬萬不可與之正面交鋒,應該采取手勢,唐軍遠道而來不能長期在這裏呆下去,到時切斷對方的糧道,唐軍不攻自破。

應該說,這番分析確實切中了唐軍的要害,可惜的是在高延壽看來對盧的話顯然不如蓋蘇文的話有分量。

因為對盧決定不了高延壽和高惠卿能否升官發財!

所以對盧的話也只能是按雞頭啄米——白費心機!

貞觀十九年(645年)六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領唐軍到達安市城30裏外。

在聞聽高延壽和高惠卿率領15萬大軍前來的消息後,李世民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作戰方案。

“我分析高延壽的援軍會有三種作戰方案。”李世民首先發言。

“第一,15萬大軍撲面而來,與安市城的守軍共同協作,同時依仗周圍的高山,堅守不出,然後派出少量部隊騷擾我軍,我軍則進不能立即克敵,退又有沼澤河流,勢必困於此地。第二,迅速援救安市城,救出全城的人後,火速撤退。這樣雖然沒有打敗我們,但至少可以保存實力。第三,猛沖猛打,與我軍決一死戰!大家認為高延壽會采取哪種戰術呢?”說完,李世民眼含笑意眼睛環視眾將。

所有的人都在思考,似乎三種戰術都可行。

“哈哈哈!我提示大家一點,戰術一是上策,戰術二是中策,戰術三是下策,大家這次猜猜看!”

“那肯定是戰術一!高句麗人又不是白癡!”張儉隨口說道。

張儉的說法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不!我猜高延壽一定會用戰術三!”李世民堅定的說道。

眾人全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李世民,他們實在沒有想到,這位戰場老手你居然會給這麽一個狗血的答案。

“我知道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麽?呵呵!”李世民繼續說道。

“告訴你們,前邊高句麗人都堅決使用它們擅長的城市防守戰術,但我軍連克數城一直打到高句麗國內,大家想一想蓋蘇文該是什麽想法,所以我斷定這一次蓋蘇文一定命令高延壽等人改變先前的戰術!”

李世民猜對了!當然,這是他多年來在戰場上歷練的結果。

“陛下!高句麗派遣15萬人馬前來增援安市城,想必平壤城定會防守空虛,臣請帶領5000精兵奇襲平壤城,攻下平壤成,這15萬人一定會不戰而降。

說話的人是李道宗!

李道宗的這個計策很像當年諸葛亮北伐魏國時,魏延所獻的出兵子午谷的計策,都屬於出險招,賭博的味道!

不過仔細分析李道宗的計策,並不是不可行,當時的高句麗不比當年的魏國,15萬大軍傾巢出動,平壤城防守確實空虛。

可惜,此時李世民和當年的諸葛亮一樣,當場否定了李道宗的計策,不過和諸葛亮不同的是,李世民並不完全是因為思想保守,而是因為自己的兵力本就不足,如果李道宗一旦有什麽閃失,唐軍的士氣將會遭受沉重的打擊。

李世民不想因為出險招而毀掉先前的一切大好局面!

當然,這也意味著李世民無奈的錯過了一次奇襲平壤城、徹底征服高句麗的絕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