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殺人於無形

從張亮的所作所為來看,最終落個慘死的結局並不冤枉,但如果你認為僅僅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造成張亮慘死的結局,長孫無忌一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張亮之死和劉洎之死一樣,過程中有幾個疑點。

第一個疑點:常德玄的身份。

常德玄的身份史料上並沒有明確的交代,估計不是朝廷的官員或者知名人士,那麽張亮在相州和程公穎、公孫常的談話他是怎麽知道的?而且一個沒有一點背景的人居然敢向朝廷上報朝廷大員的私事,可見在這個人背後一定隱藏著支持者。

第二個疑點:朝臣的態度。

當李世民在朝堂之上詢問張亮的案子該如何解決時,除了官職不高的李道裕之外,所有的朝廷大員全都異口同聲的說張亮該殺,難道是巧合嗎?還是這本來就是提前預謀好的?

第三個疑點:張亮的身份。

貞觀十九年東征高句麗回來後,首先劉洎被殺,前邊我們分析過這是長孫無忌一派積極運作的結果,緊接著就是張亮被誅,而張亮也曾經是李泰陣營中的人,前後連續兩個李泰陣營的人被殺,難道這一切也是巧合?

還是這本來就是一起政治謀殺?

在我看來,這絕不是什麽巧合,而是長孫無忌一派蓄意而為。

不過張亮的案件,我們自始至終沒有看到長孫無忌一派有任何行動,其實這反而說明這一派的人全都是整人高手,他們采取了與整倒劉洎完全不同的策略,那就是殺人於無形!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分析其中的玄機!

在我看來,長孫無忌一派早已經瞄準了張亮,只因為他和劉洎一樣,曾經是李泰陣營中的人,而且身居高位,對長孫無忌一派是個威脅。

長孫無忌整倒劉洎的策略是誣告,那麽接下來想要順利整倒張亮,如果還是使用誣告的策略,就顯得有些缺乏創意,一來張亮不像劉洎那樣當著長孫無忌一派的人說過過火的話,二來如果繼續誣告,會引起皇帝的警覺,雖然李世民明白長孫無忌一派排擠打壓異己的意圖,但總是沒完沒了的陷害別人,會讓皇帝反感,顯然這是不利於長孫無忌一派在朝廷立足的。

正所謂:來說是非者,必為是非人!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長孫無忌一派開始使用升級版本的打壓之術,也就是將本派的人全部隱藏,暗中操作,待時機一到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我猜測那個告密的常德玄很有可能受到了長孫無忌一派的指使,有的朋友也許會問,常德玄只是個普通人,他怎麽會和長孫無忌一派扯上關系呢?

其實要弄清這個問題很簡單,在當時來講,長孫無忌一派不僅僅局限於朝廷,很多地方大員都依附於這一派,而常德玄很有可能是受到陜州當地依附於長孫無忌一派的官員的指使,進而上報張亮圖謀不軌。

至於張亮和程公穎、公孫常的談話,常德玄是如何知道,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指使常德玄上報朝廷,只是長孫無忌一派扳倒張亮的開始,那麽接下來的一個環節將至關重要,那就是當李世民征詢意見的時候,該怎樣表現。長孫無忌一派的人明白,張亮的案子不同於劉洎,養500個幹兒子也不一定就是造反,所以在證據不確鑿的時候,李世民必定會朝臣商議該如何處理。

而這正是長孫無忌一派的人所願意看到的,所以“亮罪當誅”的聲音不失時機的響起,也就不足為奇了,你可以認為是心有靈犀,也可以認為是事先早已經排練好的。

不管怎樣,這句話一出口,張亮基本上已經宣告死刑!

所以,張亮之死,看似是因為心術不正導致的,其實在這背後,隱藏著長孫無忌一派的推波助瀾。

如此看來,長孫無忌一派整人的的手段已經練到了爐火純青,在今後很長的時間裏,在朝廷內部將所向無敵,直到那個女人的出現。

張亮之死對於李世民來講,未必知道是長孫無忌一派在運作,但是在他內心深處,知道張亮是李泰陣營中的人,和劉洎一樣,張亮因為曾經站錯了隊,所以現在必須要承擔後果,他和劉洎唯一不同的是,張亮加入李泰的陣營,是李世民安排的。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亮被斬的一年後,刑部正好缺人,很多人都向李世民推薦人選,最後李世民選中了李道裕。

所以我說,張亮的死,李世民心裏其實是很矛盾的,有的時候犧牲別人,成全自己的滋味並不好受!

劉洎、張亮兩個曾經李泰陣營中的人,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派的“非顯性”合作下,算是被冤殺,不過和接下來這個人相比,他們兩個人還不完全冤枉,畢竟兩個人因為性格的原因說過不該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