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廢後(第2/3頁)

“皇後王氏,天命不祐,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煽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

在這篇冗長的詔書中,上邊這兩句是李隆基對王皇後在整個事件,甚至是一生的一個定論。

在我看來,天命不祐生不出孩子確實屬實;華而不實是李隆基片面的感受,源自於王皇後的文化素質不高;而造起獄訟,朋煽朝廷的定論則有些偏頗;這句話更適合定論於她身後的外戚集團。

從天堂到地獄,王皇後的命運瞬間決定於李隆基的這封詔書,帶著無盡的悲怨王皇後於當年十月含冤去世。

文化素質不高限制了她的眼界,使她無法找到宮闈鬥爭有效的策略,而她身後外戚集團的利欲熏心,更使她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坦白的講,王皇後雖然是這場鬥爭的挑起者,但她卻不是那種為了維護自己利益而置所有人利益於不顧的那種人。

或許正是因為她身上的這種閃光點,很多年來王皇後和後宮的嬪妃們關系相處還是不錯的,以至於她不幸早逝後,後宮的很多人不禁為她惋惜,甚至留下了悲痛的淚水。而這種情緒很快從後宮開始蔓延到整個朝廷,當李隆基得到王皇後去世的消息後,那一刻他的心中也有些同情,下令用一品禮儀安葬在長安城外的無相寺。

不可否認,同情是這個世界上很高貴的一種情感,但同情並不能洗刷王皇後的冤屈,直到30多年後唐代宗李豫即位,才為王皇後平反,重新尊她為皇後。

屈枉的批判雖能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但面對“時間”的最終拷問,一切都會理屈詞窮地顯出本來面目。

……

李隆基達到了廢後的目的,但他的心似乎並不能平靜,我堅信在他聽到王皇後去世的消息時,除了同情之外,一定還會有一種他與王皇後結發之情瞬間消逝的悵然,事實上這種感覺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伴隨著李隆基。

從開元十二年七月廢去王皇後一直到開元十四年為止,李隆基雖然對武惠妃的寵愛一如既往,但他始終沒有冊立武惠妃為皇後,即使是武惠妃的一切待遇完全已經達到了皇後的級別,他依然沒有突破最後的底線,這不能不與上述的他內心感受有關。

武惠妃在王皇後被廢最初的那段日子,她對於得到皇後之位並不著急,因為她堅信自己終將成為那個主宰後宮的人,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發現自己雖然距離後位很近,但卻永遠邁不到那一步,所以到了開元十四年,她開始用各種方式暗示李隆基立自己為後。

面對武惠妃所釋放出的信號,李隆基並沒有一口回絕,而是面向所有朝臣提出這個想法,命群臣廷議。

很快,這個想法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例如侍禦史潘好禮就認為武惠妃出身武氏一族,而當年武三思、武崇訓等人可是禍害大唐帝國的罪魁禍首,何況太子李瑛並非武惠妃親生,如果立她為後,很可能再起宮闈波瀾。

其實誰都明白,潘好禮的話暗指李隆基不要忘了武則天攔腰斬斷李唐的痛楚,只不過因為武則天是李隆基的祖母,所以不能明說。

面對大臣的反對,李隆基暫時擱置了立後的問題。

很多史書記載說正是因為大臣的一致反對,才成功阻止了李隆基立武惠妃為後的想法,在我看來這種說法並不靠譜。兩年前他想廢掉王皇後時首先找的是內臣姜皎進行商議,甚至最後的決定都沒有和朝臣進行商議,以李隆基的這種行事作風,現在皇後之位已經空缺了兩年,完全可以不和朝臣商議,一紙詔書搞定。

在我看來,開元十四年武惠妃沒有得到後位,完全是因為李隆基暫時還不想立她為皇後,武惠妃是什麽出身所有人都十分清楚,而武氏一族為李唐帶來怎樣的傷害,很多人更是有著切身的感受,而那些大臣都是李唐王朝的忠實者,找他們商議那不是存心吃閉門羹嗎?

事實上,李隆基命朝臣廷議立後這件事,本身就是想借大臣的嘴來暫時斷絕武惠妃的對後位的渴望,因為在他的腦海裏始終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想法,從某種角度而言,這個想法是傾向武惠妃的。

那就是,利用時間去扭轉武惠妃在所有人心中的形象。

廢後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年,不可否認王皇後是整個事件的挑起者,但人們的本能大多是同情最終的失敗者,而對讓王皇後最終落下悲慘結局的武惠妃歷來沒有什麽好感。

除此之外,武惠妃的出身是不能改變的,唯有時間可以去淡化。

所以,暫時不立她為後,在李隆基看來是有利於她的。

我們不知道以武惠妃的智商,當時是否能理解李隆基的良苦用心,但從後來的事實發展來看,她可能讀懂了李隆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