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一章 建德逼反

清河郡漳南縣的水災早冬天時終於退去,但它淹沒了漳南縣所有良田,斷絕了人們的最後一線希望,饑荒隨即席卷全縣,一個秋冬全縣人口銳減近半,竇建德所在的劉家屯,也由原來百余戶人家銳減到三十余戶,其他人家不是餓死便是逃走,可逃走也沒有活路,不是落草為寇,就是死在他鄉,所有的希望都斷絕了,在農民們看來,大業七年的天比鍋底還黑。

竇建德沒有逃走,一方面他還有一點點余糧,可以靠熬粥渡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光,另一方面,他又是個極為眷戀故土的人,不到迫不得已,他絕不會離開家鄉一步。

但很多事情由不得他,從三月中旬,各地便傳來消息,官府開始大規模征兵,凡各鄉驍勇有力者皆要從軍去遼東參加高麗戰役。

這個消息在清河郡各縣激起千層浪,如果是從軍去京城戍衛,為了吃軍糧,大家都會踴躍報名,但是去遼東,誰都明白,那是去送死。

逃亡潮再次席卷漳南縣,大凡會一點武藝的,紛紛離家逃亡,連竇建德的摯友劉黑闥也丟下妻兒,一走了之。

竇建德卻不敢隨意走,他有妻子兒女,他逃走會連累家人,而且他已三十八歲,是當外祖父的人了,官府怎麽可能還抓他?再者,這年頭謠言多如牛毛,誰知道是真是假。

直到三月十七日這天早晨,縣尉親自帶著幾十名衙役到他家中,當場給他辦理了服役登記,直接將他帶走,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每個郡都有募軍名額,再拆分到縣,漳南縣的名額是三千人,要募集三千名驍勇善戰者,如此,竇建德怎麽可能逃得掉。

盡管被募集為從軍,但竇建德還是決定認命,他非常配合官府,再加上他曾擔任裏長,在鄉中威望很高,很快他便被任命為二百人長,在縣城中進行訓練,準備四月初趕赴遼東。

竇建德的訓練之地在縣南門旁邊一座占地七八畝的小校場內,原本是訓練郡兵的場所,現在成為近五百名驍勇青壯們的訓練場所,每天訓練弓箭、矛法,由一名郡裏來的校尉統帥。

如果不是因為要去遼東,其實這樣的日子倒也不錯,每天除了訓練就是睡覺,還有一日兩餐的官糧管飽,竇建德是兩百人長,還能多得一點米,托人帶給妻子,連他自己也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錯,如果運氣好一點,東征高麗說不定也能僥幸逃回來。

這天一早,縣裏傳來一個驚天消息,縣令去征發驍勇時被人殺了,消息迅速傳遍全縣,連竇建德他們也有所耳聞。

不過此時離出發的日子還有三天,縣令是死是活和他們沒有關系,竇建德也和平常一樣,帶領手下在校場上訓練弓箭,其實大家都是練家子,誰不會射箭舞刀?這些所謂的訓練只是為了應付校尉,混頓飽飯,竇建德自己就是武藝極高強之人,弓馬嫻熟,既然他是兩百人長,他也要做出表率來。

“今天上午每人射一百箭,下午是安排練矛,最後幾天訓練了,大家都賣力點吧!”

竇建德大聲喝喊著,他也拾起一張八鬥步弓,張弓搭箭,略略偏一個仰角,弦一松,強勁的箭脫弦而出,劃過一道弧線,正中靶心,引來一片鼓掌聲。

竇建德略略有些得意,捋須笑了起來,這時,一名士兵在門口喊道:“竇百長,門口有人找!”

竇建德吩咐幾句,轉身快步向大門走去,走出校場大門,是他的妻子托人送信來了,就是他本村人,他認識。

“四郎,什麽事?”

“大哥,大嫂讓你回去一趟,說有緊急事情。”

竇建德現在有點擔心,便回去向校尉請了一個假,由於竇建德表現得很不錯,沒有逃跑之心,校尉便答應,規定他明天天亮前必須返營。

竇建德的家離縣城約十幾裏,他心中擔心,一路小跑回了家,一進家門便高聲問:“娘子,出什麽事了?”

“大郎,你終於回來了!”

他妻子迎了出來,緊張道:“孫二來了。”

她低聲在丈夫耳邊道,“他渾身是血,好像是犯命案了。”

妻子說的孫二就是他的好友孫安祖,年紀比他小兩歲,從小和他一起拜師學藝,算是師兄弟。

竇建德一驚,“他人在哪裏?”

“大哥,我在這裏!”

只見孫安祖從裏屋走了出來,半邊衣服都是鮮血,孫安祖身材魁梧,臉型瘦長,又有一個‘孫驢’的外號,是縣裏有名的行俠仗義之人,他在仁壽四年曾經進京參加武舉,失敗後回鄉開了一家武館,招了幾百名弟子習武,在縣裏也算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

竇建德見孫安祖表情緊張,便問道:“出什麽事了?”

“我把……縣令殺了!”

竇建德大吃一驚,連忙把他拉進屋問道:“怎麽會出這種事,到底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