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宛轉揚州花園裏 第二十一章 誰為主將

楊元慶東征的消息是通過太原城的鷹信傳到了長安。

此時薛舉的大軍已經退回了天水郡,李淵用三千兩黃金向薛舉贖回了被俘的劉弘基、慕容羅睺和李安遠三人,長安得以稍安,而從洛陽甚至江都逃回的驍果及關隴貴族子弟紛紛抵達關中,僅逃回的官員就有上百人之多,連獨孤震也率領獨孤家族逃了回來。

李淵喜出望外,他任命獨孤震為尚書右仆射,任命韋津為納言,所逃回的官員皆授予官職,一概任用,世人皆頌李淵為寬厚長者。

關隴貴族全力支持李淵,各大家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僅獨孤家族便向李淵獻糧兩百萬石,錢三千萬吊,使李淵府庫豐盈,兵精糧足,而上萬驍果的逃回使李淵的軍力得以加強。

此時他在關中的兵力已達二十萬之眾,其中關隴子弟便占了一半,加上河東和太原的八萬軍隊,他的大軍已近三十萬,勢力強大,在眾官的一致要求下,李淵正式將他的軍隊改為唐王軍,簡稱唐軍。

他命柴紹率三萬軍在淺水原築城,屈突通為副將,負責防禦北路,又命次子李世民為西路軍元帥,竇抗為副帥,兩人率軍五萬和薛舉對陣,而李神通說服了西涼李軌,兩軍結盟,李軌派三萬軍南下金城郡配合唐軍對付薛舉。

李孝恭雖然在淺水原被薛舉擊敗,但他卻率三萬軍在上洛郡大敗亂匪朱桀,收復了上洛郡,派重兵把守武關,李淵遂命他為南路軍元帥,率五萬軍入漢中巴蜀。

就在李淵四面出擊,凱歌連奏之時,一個讓他無比恐慌的消息傳來,楊元慶親率重兵東征,出現在馬邑郡。

武德殿內,李淵坐在地圖前已經快有兩個時辰,盡管他此時勢力強大,但他骨子裏卻害怕楊元慶,他一直把楊元慶視為他的大敵,如今楊元慶率軍東征,他立刻想到自己的老巢太原,楊元慶東征,攻打太原將不可避免。

該怎麽應對楊元慶的強勢東征,怎麽樣才能保住太原,此時,李淵終於相信了次子世民提醒他的話,楊元慶入關中的意圖是拖住他的軍隊,楊元慶的真正目的是東進。

不過就算相信也無可奈何,他現在根本就無力顧及河東和太原,他四面出擊,能夠調集的富余軍隊只有五萬人,而且這五萬人還要拱衛長安,除非是把南下巴蜀的李孝恭軍隊調回來,可這也不現實,如果他放棄巴蜀,就會被蕭銑西梁軍搶先占領,而漢中巴蜀各郡都表示願意效忠他,這又是他承受不起的代價。

李淵心中憂慮之急,這時,一直在旁邊陪同他的長子李建成小聲道:“父親,孩兒認為形勢還沒有那樣嚴重,也不用太過於操心。”

李淵看了兒子一眼,“說說你的理由。”

李建成因為上次判斷楊元慶入關中的原因失誤,他心中著實有些不安,他一直不敢多言,只因為父親的焦慮讓他心有不忍,才終於出言相勸。

“父親,孩兒認為楊元慶剛剛和突厥大戰,損失嚴重,他要防禦豐州和靈武郡,他不可能派太多的兵力出征,現在得到的消息是他只帶了三萬人,這就證實了孩兒的判斷,就算他剿滅劉武周,獲得不少兵力,但劉武周軍隊的戰鬥力要弱得多,實際上,我們在兵力上並不比他弱,又有太原堅城之利,孩兒認為,關鍵是要選好將帥,父親應該著重考慮這一點。”

李淵點點頭,長子說得有道理,他又問:“你認為誰為主將比較穩妥?”

“孩兒建議屈突通為主將,他防守能力較強,而且楊元慶也對他頗為忌憚。”

李建成提到屈突通,李淵的眉頭微微一皺,便問建成:“何以見得楊元慶對他有忌憚?”

“父親忘了嗎?屈突通在大業九年被任命為關內諸郡總管,率五萬軍進駐延安郡,整整兩年時間,楊元慶不敢動他,直到去年雁門之圍,屈突通才撤去,這不符合楊元慶的強勢作風,只能有一個解釋,楊元慶對他頗為忌憚。”

李建成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李淵心中卻不是太相信屈突通,他想起屈突通在河東郡忠於隋朝,最後被逼無奈才投降自己,還不到兩個月時間,他怎麽能任命屈突通為主將,只是這個真正的原因他不想說出來。

“可是我擔心屈突通可能和元吉合不來,他們甚至還沒有見過面。”

“父親,元吉守太原城,屈突通為外援,兩人其實並沒有什麽聯系,應該無妨。”

“讓我再考慮一下吧!你先退下。”

“是,孩兒告退。”

李建成知道父親是不太願意派屈突通為主將,心中有些遺憾,但他卻沒有辦法,只得施一禮,退了下去。

李淵又沉思片刻,這時,侍衛在門口稟報,“稟報大丞相,裴長史求見。”

李淵對裴寂一向信任有加,他連忙道:“速請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