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宛轉揚州花園裏 第三十四章 夜攻太原

一更時分,城上的守軍大部分都入睡了,只有極少數士兵在城頭來回巡邏,隋軍圍城已經十天,一直沒有發動攻城,守城士兵們都漸漸疲憊了,產生了惰性,而且守城士兵們都看得清楚,隋軍並沒有造出什麽大型攻城器,只運來不少木頭,但攻城器的影子都不見,照這個進度,五六天後也未必能造成雲梯或者投石機,而他們的援軍已經快來了。

正是這種守城疲態和僥幸心理,夜間的防守格外松懈,大部分守兵都躲在城頭睡覺,連軍官也懶得過問,悶熱的處暑使體力下降得厲害,每個人都抓緊時間休息,恢復白天被消耗殆盡的體力。

在東西兩城,夜間巡邏的士兵由最初的五百人減少到了百余人,而在隋軍沒有部署進攻的北城和南城,城墻上已經很難看到一個巡邏士兵,偶然才會有一隊士兵無精打采走過。

天空陰沉,彤雲密布,沒有星光和月色,夜色一片漆黑,幾十步外就看不見任何東西,城外只有無邊無盡的黑暗。

守北城的士兵看不見也想不到,此時百步外的壕溝裏已密密麻麻擠滿了手執弓弩的隋軍士兵,足有上萬人之多,地道裏依然不斷地湧出士兵,這一萬弓弩手是作為掩護,由大將秦瓊統帥,而負責攻城的是楊思恩率領的四千重甲陌刀步兵,他們也坐在壕溝裏等待著進攻的一刻。

在一群重甲步兵中間,放置著一根長五丈,直徑超過三尺的撞城槌,這根撞城槌是用晉陽宮的一根大梁做成,是從豫章郡采伐來的千年鐵木,重達數千斤,前端裝上精鋼撞頭,兩側下端各裝了兩百只抓手,必須用兩百名重甲步兵才能擡動它,這種撞城槌一擊之下有萬斤重力,任何城門都支撐不住它的撞擊。

盡管壕溝裏擠滿了一萬四千人,但沒有一個人說話,壕溝裏靜悄悄的,即使有人忍不住咳嗽,也會低下頭,用手捂住嘴,盡量不發出聲音,唯一煩擾士兵的就是蚊蟲,這裏悶熱潮濕,大量蚊蟲叮咬士兵,使他們不停地用汗布驅趕這些令人厭惡的吸血鬼。

在兩裏外,三萬騎兵已經列隊就緒,長矛高舉,戰刀出鞘,一雙雙冷峻的目光注視北城,等待著城門洞開的那一刻。

……

時間漸漸到了一更時分,攻城的時刻到了,十五名黑影動作異常迅捷地奔向北城門,一萬多雙眼睛盯著他們,這是十五名武藝高強的斥候,他們用長木板搭上護城河,迅速過了河,身子貼著墻根,他們每個人都背負了三袋火油,將火油從身上卸下,卻沒有著急行動,其中兩人如猿猴一般攀上了吊橋。

吊橋是這座攻城戰的關鍵,只有放下吊橋,才能進行城門的沖撞,但吊橋寬厚而沉重,結實的木板厚達半尺,兩根手臂般粗的鐵鏈從城頭伸下,牢牢地扣住吊橋,將吊橋高高拽在半空。

任何事物都有弱點,這座吊橋也不例外,它的弱點就在鐵鏈扣住吊橋的兩顆鐵楔子,鐵楔子深深插進木板中,在外面還箍一道生鐵圈,生鐵圈上打孔,讓鐵楔子從孔中穿過,這樣即使木頭朽壞,鐵楔子也不會脫落。

但北城門吊橋因為年久磨損,鐵箍上的孔已經被磨斷,這樣一來,將鐵楔子從吊橋中拔出來就成為可能,隋軍斥候發現了這個細小的漏洞。

正是這個細節使楊元慶最終決定攻打北城門,或許,這就叫細節決定成敗!

兩名斥候攀上吊橋,他們用短鐵棍慢慢撬動鐵箍,鐵箍一點點上移,脫離了鐵楔子,沒有了鐵箍支撐,兩顆鐵楔子有點扣不住沉重的吊橋,發出吱嘎聲,吊橋微微晃了晃。

兩名斥候一翻身,鉆到吊橋下面,用腳鉤住吊橋,取出雪亮的鋸子,一名斥候回頭做個手勢,示意其他人可以行動了,其余十三名斥候將火油從城門下端的縫隙裏慢慢注入,一塊木板擋住它們不外流,火油便順著縫隙流進了城內。

與此同時,吊橋下的兩名斥候漸漸將鐵楔子邊緣的木板鋸開一條裂縫,裂縫的出現使鐵楔子再也扣不住厚重的吊橋,‘嘣!’地一聲巨響,左邊的鐵楔子脫出,又長又粗的鐵鏈像長蛇一般飛向天空,吊橋豁拉拉地向左傾斜。

吊橋傾斜的巨大響聲驚動了城上的守軍,“是誰!”一名守軍探頭出來觀望,一支毒弩箭卻閃電般射來,守軍一聲悶哼,軟軟倒在城垛口上,卻沒有想到後面還有一人,他見同伴被射死,驚得大喊起來,“快來人啊!”

在喊聲中,右邊的鐵鏈也飛上天空,緊接著‘轟!’地一聲悶響,吊橋重重地落在護城河,濺起大片水花。

吊橋落下就是信號,兩百名重甲步兵將撞城槌從壕溝裏搬出,兩邊各站百人,前後兩層,雙手緊抓住槌身上的把手,又有兩百名重甲步兵舉起巨盾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