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使到來

楊元慶的駐軍並不在涼川縣,而在涼川縣以東約百裏外的米家鎮,除了一萬騎兵外,還有三萬五千唐軍降兵,經過幾天的整頓,降兵全部被打散,又重新分隊,旅帥以上軍官都是從隋軍騎兵中提拔,隊伍在鎮南的雪原上,開始隊列訓練。

一隊隊士兵高聲大喊,列陣訓練長槍,隊列訓練主要是為了磨合軍官和士兵之間的默契,提高軍官的威望,使他們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手下,十幾天前唐朝臨時招募的六萬新兵,就是沒有經過這種磨合訓練,導致了最後的混亂局面。

在緊靠鎮子的東面,紮下了數千頂大帳,帥帳便是其中最大的一頂,位於群帳中間,此時在大帳內,楊元慶正站在一幅河西地圖前,研究隋軍的作戰進度。

隋軍進攻河西已經過去了八天,武威郡和酒泉郡都已奪下,蘇定方的一支五百人先鋒成功地夜襲大鬥拔谷軍城,堵住了張掖駐軍逃往西平郡的唯一通道。

現在裴仁基軍隊和蘇定方軍隊已經對一萬河西唐軍形成合圍之勢,逼迫對方投降,其實楊元慶對一萬唐軍是否投降並不是很感興趣,他是對河西的戰馬感興趣,裴仁基的報告中說,基本上已經控制住了各大牧場,這讓楊元慶略略松了口氣。

這時,他的目光又投向了河湟嗎,要斷唐軍的戰馬,不僅是河西,還有西海郡、臨洮郡等等邊疆草原之地,就算唐朝在河湟沒有設立馬場,但他們可以從吐谷渾手中購買,必須把這條路也給唐朝斷掉。

不僅是戰馬,拿下河湟地區,唐朝在關中以西不僅完全失去了戰略縱深,而且隋軍也對關中形成戰略包圍,拿下關中指日可待,這一天他已經盼了很久,拿下關中就意味著他統一了北方。

就在楊元慶思慮著派使者前往吐谷渾,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啟稟殿下,斥候傳來消息,唐朝使者已在二十裏外。”

楊元慶點了點頭,李建成終於來了,他昨天就得到長安探子的緊急稟報,唐朝已派出使者,正使是太子李建成,副使是納言陳叔達,李淵居然派出這麽高規格的談判陣容,著實讓他有些意外,這也就說明李淵對於停戰的焦急。

楊元慶沉思一下道:“請謝侍郎來見我!”

謝侍郎就是兵部侍郎謝思禮,他是前天從太原趕來,向楊元慶匯報太原的情況,主要是修繕晉陽宮和被破壞的城池及民房以及均田制度推行的進展,這些都是楊元慶極為關心的情況。

不過謝思禮的到來,正好讓楊元慶有了談判副手,一般談判都是副手先談,談得差不多了,再由雙方主使最後達成共識,簽訂協議,可以說,副手擔任了主要的談判任務。

謝思禮快步走進大帳,躬身施一禮,“參見殿下!”

“剛剛得到消息,他們已經到了,在二十裏外。”楊元慶笑道。

謝思禮立刻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躬身道:“卑職這就去迎接他們。”

楊元慶又囑咐他道:“禮節是必須的,對方畢竟是太子,但也不用太客氣,要讓他們明白,是他們有求於我們,和談與否,我楊元慶並不在意。”

“卑職明白!”

謝思禮行了一禮,便快步出帳去了,楊元慶又走到地圖前,目光又在落在了河湟之上,對於他楊元慶來說,什麽談判都是假的,談判不過是為了拖延一段時間而已,給他休整兵力的時間,就如同把拳頭收回,是為了更有力打出去一樣。

……

米家鎮以南十裏外的雪原上,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正延著馳道浩浩蕩蕩北上,隊伍中行跟行著三四輛馬車,李建成打開了車簾,寒風撲面而來,他專注地眺望著遠處的山巒,以前他曾經路過這裏幾次,可從來沒有意識到會寧郡竟然蘊藏著巨大的財富。

正是會寧郡的銀礦引發了現在的一系列之爭,更引出唐朝巨大的危機,想到危機,李建成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知道現在唐朝危機四伏,可謂內憂外患。

但作為太子,他想到的解決之道,就是息兵戈,穩住隋朝,抓緊時間解決內部問題,盡可能多地積蓄錢糧,還要解決土地問題,說服關隴貴族和皇親國戚們適當讓出一點土地,使朝廷能將均田制推行下去,這樣的話,就可以抓住民心,鼓舞士氣,或許唐朝還有一線希望。

關鍵還要解決內訌問題,他和秦王的權力之爭,李建成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唐軍屢屢失敗,很大程度上就和內訌有關,如果內部不能團結,怎麽可能戰勝隋朝。

好在父皇也看出這個內訌問題所帶來的惡果,終於決定收秦王的兵權,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關鍵一步,但願還來得及,李建成嘆息一聲,不知這次談判,唐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殿下!”